[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266.9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川上裕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11 | 分类号: | B60C11/11;B60C11/01;B60C11/04;B60C11/117;B60C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与路面抵接的胎面部的轮胎。
背景技术
具有粘弹性的橡胶材料呈现出滞后行为。因此,轮胎的胎面部由于与转动相关的反复变形和收缩而发热。构成胎面部的橡胶材料的量的增加导致了在轮胎的转动过程中有助于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滞后损耗的增大。为此原因,胎面部的厚度大的轮胎温度容易上升。
特别地,在矿山、施工现场等使用的大型车辆所采用的大型轮胎具有如下特征:该轮胎容易发热,因为该大型轮胎不仅需要在内部使用大量的橡胶材料,而且需要在重载状态下、在恶劣路面上且在猛烈的牵引条件下使用,由此反复变形和收缩。如果在车辆行驶状态下该轮胎温度升高,这种温度的升高引起诸如构成胎面部的橡胶材料从带束层剥离(分离)的问题且导致了轮胎的更换周期变短。
因此,迄今已知一种在胎面部沿胎面宽度方向形成副槽的方法,由此减少了作为发热源的橡胶材料的量且增加了胎面部的表面积,从而促进胎面部的散热(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5706号公报,图1等
发明内容
然而,传统轮胎具有以下问题。具体地,尽管可以通过形成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横向槽部(副槽)且由此增大槽的面积来促进散热,但是这种槽的面积的增大导致胎面部的刚性的劣化和耐磨耗性的劣化。由于轮胎的散热性能和轮胎的刚性是权衡的关系,因此在通过增大槽的面积来确保散热性能方面存在限制。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其能够在不损害胎面部的刚性和耐磨耗性的情况下可靠地增强散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轮胎(充气轮胎1)包括与路面抵接的胎面部(胎面部13)。要点如下。在胎面部形成沿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横向槽部(横向槽40A)和由横向槽部划分的陆部(陆部花纹块100)。该陆部包括:接地面(接地面100S),其与路面抵接;侧面(侧面101),其形成在陆部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横向槽面(横向槽面103),其构成形成在陆部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横向槽部的槽壁;以及锥面(锥面100R),其在由接地面、侧面和横向槽面形成的角部(角部100A)处与接地面、侧面和横向槽面相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胎面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截取的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截面图。
图3是以放大的方式示出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以放大的方式示出充气轮胎的陆部花纹块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从图3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胎面部的平面图。
图6是从图3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胎面部的平面图。
图7是从与胎面部垂直的方向观察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型例被示出的充气轮胎的平面图。
图8是从与胎面部垂直的方向观察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型例被示出的充气轮胎的平面图。
图9提供了以放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陆部花纹块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提供了以放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陆部花纹块的放大立体图。
图11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比较评价1中的模拟模型的概要的立体图,图11的(b)是示出本发明的比较评价1中的模拟模型的概要的放大立体图,以及图11的(c)是示出本发明的比较评价1中的模拟模型的结果的图表。
图12的(a)是示出从胎面侧观察的本发明的比较评价2中的传统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放大图,以及图12的(b)是示出从胎面侧观察的本发明的比较评价2中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放大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比较评价3中的模拟模型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比较评价3中的模拟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的实施方式。具体地,将为如下内容提供说明:(1)充气轮胎的构造;(2)陆部的构造:(3)作用和效果;以及(4)变型例。
在附图的以下说明中,以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然而要注意的是,附图仅是示意性的且尺寸比率等与实际的尺寸比率不同。因此考虑以下说明来确定具体的尺寸等。另外,在附图之间,尺寸关系和比率可以变化。
(1)充气轮胎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边框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 下一篇:空心的异形素坯的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