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及由该合成方法制造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及含有该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基因枪用载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51715.9 申请日: 2012-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3917494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小广和哉;王鹏宇;大浜武 申请(专利权)人: 公立大学法人高知工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1G23/053 分类号: C01G23/053;C12N15/09
代理公司: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代理人: 刘昕
地址: 日本高知县香美***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球形 多孔 氧化 纳米 粒子 合成 方法 制造 以及 含有 基因 载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由该合成方法制造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及含有该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基因枪载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孔纳米粒子在吸附、分离、催化剂等各种用途中被使用。所谓多孔纳米粒子,是指具有直径为2~50nm的孔(中孔,mesopore)的纳米粒子。

尤其是,氧化钛的多孔纳米粒子由于具备特有的光学特性、光电子特性、生物学特性、缓释性、电学特性以及化学特性,因此主要被用于白色颜料、催化剂载体、光催化剂、反应催化剂、光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等。

人们发现,由于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为球形,因此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单分散性、高聚光特性、以及易于重复使用等优良特性。

作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有水热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自组织)法等。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水热法来合成用于光催化剂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具体地,记载有将Ti(SO4)2、NH4F和H2O在160℃下反应6小时,由此合成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

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溶胶-凝胶法来合成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具体地,记载有将Ti(OC4H9)4和二乙二醇在丙酮中搅拌8小时,然后离心分离1小时,由此合成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

在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使用自组装(自组织)法来合成用于生物化学领域(药物转运)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具体地,记载有使氧化钛粒子集合,再用SiO2进行涂敷,以形成簇(cluster),然后进行烧制和硅蚀刻,以合成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

但是,上述现有的合成方法非常复杂,合成时需要较长时间。

还已知有合成超临界流体中的球形多孔纳米粒子的方法。

在非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在超临界流体中合成球形多孔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在非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在超临界流体中合成球形多孔TiO2纳米粒子的方法。

已知有在超临界流体中用异丙氧基钛和有机改性剂来合成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作为有机改性剂,已知有己酸、己醛和癸基膦酸等。

上述的合成超临界流体中的球形多孔纳米粒子的方法为一锅合成(one-pot synthesis),具有反应时间短、容易操作的优点。

但是,上述合成方法中,不易根据用途来调整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孔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Z.Liu et al.Chem.Eur.J.2007,13,1851

非专利文献2:W.–G.Yang et al.J.Mater.Chem.2010,20,2870

非专利文献3:Y.Yin et al.Anal.Chem.,2010,82,7249;Angew.Chem.Int.Ed.2010,49,1862

非专利文献4:T.Adschiri et al.J.Am.Chem.Soc.2007,129,11061.Dalton Trans.,2011,40,1073

非专利文献5:T.Adschiri et al.J.Nanoparticle Res.2007,9,1067;Chem.Lett.2010,39,961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易于操作,合成时不需要长时间,并能够容易地根据用途来调整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孔径;本发明还提供用该合成方法所制造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及含有该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基因枪用载体。

本发明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异丙氧基钛和羧酸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反应的工序,其中,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甲醇,所述羧酸为蚁酸、乙酸、安息香酸、邻苯二甲酸、富马酸或马来酸。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球形多孔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使异丙氧基钛和羧酸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反应的工序中,还向超临界流体中添加苯甲酰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立大学法人高知工科大学,未经公立大学法人高知工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1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