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第一凸轮支承体的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8622.0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4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哈恩;马丁·弗莱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李少丹;许伟群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列支敦士登;L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第一 凸轮 支承 布置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可调节转向柱(4)的固定装置(3)的、带有第一凸轮支承体(1)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凸轮支承体(2)的装置,其中所述凸轮支承体(1,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凸轮(5,6),并且凸轮支承体(1,2)能够相互对置地围绕转动轴线(7)相对转动地布置,并且在第一凸轮支承体(1)相对于所述另外的凸轮支承体(2)沿着转动角(8)围绕所述转动轴线(7)转动时,第一凸轮支承体(1)的凸轮(5)在接触轨迹(9)上沿着滑动地靠置在所述另外的凸轮支承体(2)的凸轮(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轨迹(9)在距所述转动轴线(7)的根据转动角(8)而变化的径向距离(10)中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支承体(1)的凸轮(5)和所述另外的凸轮支承体(2)的凸轮(6)仅仅在所述接触轨迹(9)的区域中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关于所述转动轴线(7)的径向方向(11)中看,所述接触轨迹(9)的宽度(12)根据转动角(8)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即使凸轮(5,6)处于减轻负荷的状态中,在凸轮之一(5)上的接触轨迹(9)优选在其整个纵向伸展上在沿着转动轴线(7)的平面截面中看与在另外的凸轮(6)上的接触轨迹(9)平行地走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优选两个相互接触的凸轮(5,6)的至少之一上的接触轨迹(9)优选在其整个纵向伸展上在沿着转动轴线(7)的平面截面中看与转动轴线(7)正交地走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5,6)在相应的凸轮支承体(1,2)上构建为朝向彼此的并且在相应凸轮支承体(1,2)的与转动轴线(7)平行的方向上构建的突出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轨迹(9)优选分别地布置在凸轮(5,6)的至少之一的如下表面上:该表面朝向另外的凸轮支承体(1,2)的凸轮(5,6)。
8.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可调节转向柱(4)的固定装置(3),其带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支承体(1,2)能够围绕转动轴线(7)相对于彼此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固定装置(3)的夹紧螺栓(13)上,其中优选地设计的是,所述夹紧螺栓(13)与转动轴线(7)同轴地穿过所述凸轮支承体(1,2)。
10.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可调节转向柱(4),其带有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固定装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86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挡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