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置入间隔绳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45975.5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L·马德;E·朗;A·科隆施泰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赛克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D57/00;B65D85/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奥地利赛***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置入 间隔 装置 | ||
1.一种用于在面状物体、如玻璃板叠(2、3、4)之间置入至少一根绳(1)的装置,其中,所述绳(1)在物体(2、3、4)的边缘上形成绕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2、3、4)的一个边缘配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在绕环(5)的区域中临时固定绳(1)的抓具(1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具(14)具有两个成角度的杆(1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具(14)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的驱动器。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具(14)的杆(15)能绕轴线枢转、特别是能通过驱动器绕轴线枢转,所述杆基本上平行于物体(2、3、4)的平面定向。
5.按照权利要求2到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15)的自由端互补地成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杆(15)在其自由端上具有突出部,特别是锥形的突出部,而另一个杆(15)在其自由端上具有与突出部对应地成形的凹陷部。
7.按照权利要求1到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头(20)并且所述导向头(20)在一个平行于物体(2、3、4)的平面内能从一个起始位置一直移动到抓具(14)。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20)具有绳导向部(21),由绳储存部向所述绳导向部输送绳(1)。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20)具有转向部件(22),绳(1)围绕该转向部件被引导。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具(14)能由准备位置移动到作用位置中,在作用位置中,所述抓具的杆(15)设置成嵌入到在物体(2、3、4)的一个边缘旁边的绳(1)由转向部件(22)保持的绕环(5)中。
11.按照权利要求7到1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20)设置在梁(18)上,并且所述梁(18)通过滑座(19)在平行于物体(2、3、4)的导向装置(17)上可移动地被引导。
12.按照权利要求9到1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件(22)通过棒(24)紧固在梁(18)上。
13.按照权利要求9到12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件(22)具有弯曲的转向棒(23)。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棒(23)的中空弯曲的侧面远离梁(18)指向地定向。
15.按照权利要求1到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承壁(6),要停放在与支承壁(6)相对置地设置的停放框架(10)上的物体(2、3、4)倚靠在所述支承壁上,并且在所述支承壁(6)的下边缘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运输物体(2、3、4)的输送装置、特别是传送带(7)。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壁(6)中设有特别是装配有至少一个吸头(13)的移位装置(12),并且所述移位装置(12)能在位于支承壁(6)内部的准备位置与靠近停放框架(10)的输出位置之间移动。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带有导向头(20)的梁(18)的导向装置(17)设置在支承壁(6)和停放框架(10)之间。
18.按照权利要求15到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框架(10)通过滑座(8)在导轨(9)上横向于支承壁(6)可移动地被引导。
19.按照权利要求15到1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抓具(14)在支承壁(6)的下边缘的区域中能相对于该支承壁并且横向于该支承壁的表面前后移动。
20.按照权利要求1到1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或者多于两个抓具(14),并且每个抓具(14)都配设有导向头(20)。
21.按照权利要求15到2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壁(6)和所述停放框架(10)相对于铅垂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并且在支承壁(6)和停放框架(10)之间的间距在下方比在上方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赛克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李赛克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5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遇水膨胀的聚合物小球
- 下一篇:用于改善行驶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