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44425.1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6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描述了采用喷墨方式的胶版印刷方法的文献,存在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描述了如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第1工序,通过使用UV墨进行的喷墨方式将UV墨图像印刷在平面原板上;第2工序,在印刷UV墨图像的同时、或者在刚印刷之后照射UV或者电子束而使UV墨图像成为半干燥状态;第3工序,将呈该半干燥状态的UV墨图像转印到弹性橡皮布(ブランケット)表面;第4工序,将已转印到该弹性橡皮布上的上述UV墨图像通过胶版印刷的方式印刷在被印刷体上;以及使胶版印刷后的UV墨图像干燥定影的工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130725号公报(2006年5月25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用于使刚印刷之后的UV墨成为半干燥状态的第2工序中,通过进行UV照射,使标准UV墨在25℃的条件下具有相当于0.1PaS~300PaS的粘度。
在采用多遍印刷的方式进行第1工序的情况下,其中,第1工序是指将UV墨图像印刷在平面原板上,以及在一边印刷UV墨图像一边进行第2工序的情况下,在胶版印刷(移印)过程中,在印刷物的图像质量上存在极限。
本发明人们对该原因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如下内容。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通过多遍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印刷顺序在前的印刷部位的UV光的照射光量变得较多。因此,每遍印刷的UV墨的固化度不同,墨的转印特性的偏差较大。因而,本发明人们发现,无法获得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方法,采用该种印刷方法,在使用UV墨等包含固化型树脂的墨并采用多遍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的胶版印刷过程中,能够获得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结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印刷方法包括:涂布工序,将包含固化型树脂的墨涂布在转印片上;加热增稠工序,对转印片上的上述墨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该墨的粘度;转印工序,将转印片上的上述墨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印到印刷对象物上;以及固化工序,使印刷对象物上的上述墨固化。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UV墨等固化型墨并采用多遍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的数码印刷过程中,能够获得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结果。
此外,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UV墨等固化型墨并采用多遍印刷、一遍喷墨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的胶版印刷过程中,能够获得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结果。
此外,本发明的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该印刷系统包括:涂布部件,其用于将包含固化型树脂的墨涂布在转印片上;加热部件,其用于使转印片上的上述墨干燥,从而提高该墨的粘度;转印部件,其用于将转印片上的上述墨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印到印刷对象物上;以及固化部件,其用于使印刷对象物上的上述墨固化。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UV墨等包含固化型树脂的墨并采用多遍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的胶版印刷过程中,能够进行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此外,在该墨为溶剂稀释UV墨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进行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
根据以下的记载,应该能够充分明白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异点。另外,根据接下来的参照了附图所进行的说明,应该能够明白本发明的优点。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发挥这样的效果:在使用UV墨等包含固化型树脂的墨并采用多遍或一遍喷墨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的胶版印刷过程中,能够获得稳定且图像质量较高的印刷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包括:涂布工序,将包含固化型树脂的墨涂布在转印片上;加热增稠工序,对转印片上的上述墨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该墨的粘度;转印工序,将转印片上的上述墨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印到印刷对象物上;以及固化工序,使印刷对象物上的上述墨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御牧工程,未经株式会社御牧工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4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