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火剂以及使用该灭火剂的灭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5872.0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泉田将司;柳泽惠广;上田恭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A62D1/04 | 分类号: | A62D1/04;C07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永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剂 以及 使用 灭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灭火剂,以及使用该灭火剂的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仅在国内每年就发生数万起,是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而言都是重大问题。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非常重要的是,将灾害损失抑制在最小程度的有效灭火,但作为现有的灭火剂,一直以来使用水或水系灭火剂。作为通常的水系灭火剂,公知的有强化液灭火剂(碳酸钾水溶液),其是通过添加合成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可以提高其对木材、纤维、树脂等可燃物的润湿性及渗透性,或使之发泡而提高粘附性,且可以提高灭火效果、防止再燃效果、抑制燃烧漫延效果,与单独用水相比,可以在短时间以更少量的水即可灭火的效果。
但是,除了这些灭火性能以外,灭火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也是倍受关注的问题。
例如,强化液灭火剂,虽然特别是对于煎炸食品用油(frying oil)引起的火灾有效,但由于显示pH为12~13的强碱性,因此存在关于灭火剂粘附的家具、餐具、器具等需要进行细致的清洗或者被强制废弃,以及对于免除了火灾损伤的金属制结构骨架或门、窗、隔扇等被腐蚀的担忧。此外,撒布使用了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灭火剂时,对于水生生物还显示出高毒性等,并且由于撒布现有的灭火剂,还会发生灭火后的二次灾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着眼于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荷,对使用作为天然表面活性剂的卵磷脂或皂角苷、酪蛋白的灭火剂进行了研究(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1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代表性的使用了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灭火剂而言,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的反面,由于存在灭火性能的问题,因此其用途受到了限制。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者人等基于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的结果发现,天然的表面活性剂中特别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维持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显著地提高灭火性能,于是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灭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生物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灭火剂的灭火方法。进一步涉及含有该灭火剂的灭火器、或者灭火系统。
发明效果
与添加了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灭火剂相比,本发明的灭火剂的灭火效率得以改善。进一步优选的是,与使用了合成界面活性剂的现有的灭火剂相比,灭火性能得到了特别显著地提高,因此可大幅度地降低灭火剂的浓度和用量。即,仅少量使用安全性高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就可以显示出优异的诸多特性,且可以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负荷,因此不仅对建筑物火灾的灭火,而且对大规模的森林火灾的灭火都可以期待其巨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8中的在灭火性能试验中使用的装置的部分切口示意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叙述。
本发明涉及的灭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生物表面活性剂。
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是通过微生物生产的天然化合物,生物分解性高,对人体的皮肤刺激性低,因此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极高。作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除糖脂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和槐糖脂、海藻糖脂、鼠李糖脂之外,还有脂肪酸的刺孢青霉酸、聚合物的乳化胶(Emulsan)、脂肽化合物的节杆菌脂肽(アルスロファクチン,Arthrofactin)、表面活性肽等,此外还有上述这些物质的盐,但并不限定于上述这些物质。
上述这些物质中,作为糖脂优选槐糖脂或其盐,作为脂肪酸优选刺孢青霉酸,作为脂肽化合物优选表面活性肽。特别优选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化合物或其盐,具体而言,可以列举,通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的芽孢杆菌属细菌生产的物质,作为优选的例子,可以列举表面活性肽或其盐。
这里,表面活性肽或其盐,用下述式(1)表示:
[化学式1]
(以下,设定为化合物(1))
式(1)中,*表示光学活性位点。
X表示选自L-亮氨酸、L-异亮氨酸、以及L-缬氨酸中的任1种氨基酸。
R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烷基或者支链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5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