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8947.2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宏信;平井珠生;宫竹一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绝缘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应对地球温暖化,迫切希望削减二氧化碳量。于是,在汽车产业界,关注于通过引入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作为它们实用化的关键的发动机驱动用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开发正在盛行。
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对反复充放电的高耐久性,被认为适用于电动车辆,存在高容量化进一步提升的倾向。因此,确保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变得越发重要。
锂离子二次电池一般具备将正极活性物质等涂布于正极集电体的两面而成的正极、以及将负极活性物质等涂布于负极集电体的两面而成的负极。并且,所述正极以及负极通过在隔板中保持电解液或电解质凝胶而成的电解质层而实现连接。此外,正极、负极以及隔板被收纳于电池壳体中。
作为隔板,多使用例如厚度为20~30μm左右的聚烯烃微多孔膜。然而,这样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存在因电池内的温度上升而发生热收缩、以及发生与之相伴的短路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抑制隔板的热收缩,正在开发在微多孔膜的表面叠层耐热性多孔层而成的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将这样的隔板用于卷绕型锂离子电池,能够抑制电池内的温度上升引起的热收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066768号
发明内容
然而,若将专利文献1所述的隔板适用于平板叠层型的非水电解质类二次电池,则产生的问题是:在制造电池时,隔板的端部发生卷曲,以卷曲部分折入的状态进行叠层。特别是,对于诸如在电动汽车中使用的大型的电池的情况,因为一个部件的面积大,所以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可能在操作中造成不便,导致成品率大幅降低。
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卷曲的发生、稳定地制造可靠性高的电气设备的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
本发明的方式的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具备树脂多孔质基体、形成于树脂多孔质基体的两面的、包含熔点或热软化点为150℃以上的耐热粒子的耐热绝缘层。而且,数学式1所表示的参数X为0.15以上:
[数学式1]
式中,A’以及A”为形成于树脂多孔质基体的两面的各耐热绝缘层的厚度(μm),此时,A’≥A”,C为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的总厚度(μm)。
附图说明
图1为剖面图,模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平板叠层型的非双极型锂离子二次电池。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4为立体图,模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平板叠层型的非双极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外观。
图5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卷曲高度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坐标图,示出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隔板的参数X的值与卷曲高度的关系。
图7为坐标图,示出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隔板的参数Y的值与卷曲高度以及电池的速率特性的关系。
符号说明
1 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隔板)
2 树脂多孔质基体
3 耐热绝缘层
4 正极
5 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8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