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25611.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浦田幸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9/06 | 分类号: | B60C9/06;B60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该轮胎设置有一对胎圈芯和在该对胎圈芯之间延伸的环形的胎体层。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一种轮胎,其设置有:一对胎圈芯;胎体层,其为在该对胎圈芯之间延伸的环形;带束层,其与胎体层邻接地布置;以及橡胶层,其覆盖胎圈芯、胎体层和带束层。
轮胎设置有:胎圈部,其具有胎圈芯;胎面部,其具有轮胎踏面;胎侧部,其形成轮胎的侧面;以及胎肩部,其从胎侧部延伸到胎面部。
这里,已知一种轮胎,在该轮胎中,胎体层被布置成使得在胎圈芯处折返到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胎体层与胎面部重叠(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种轮胎中,与多个单独的胎体层彼此重叠的轮胎相比,在维持胎面部刚性的同时促进了轮胎的轻量化。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2973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轮胎中,相对于多个单独的胎体层彼此重叠的轮胎,仅维持了胎面部的刚性。即,没有考虑带束层。因此,在上述轮胎中,设置于胎体层中的胎体帘线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8度至12度的倾斜度。
近年来,已提供设置有多个带束层的轮胎。在这种轮胎中,带束层具有如下带束帘线:该带束帘线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预定倾斜度。通过使设置在多个带束层中的帘线交叉,确保了关于轮胎宽度方向上剪切应力的充分的刚性,并且抑制了关于轮胎径向的变形。
还是在这种轮胎中,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需要减少部件数,并且也希望使轮胎轻量化。例如,考虑从多个带束层中去掉至少一个带束层。
然而,如上述轮胎中,在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度为8度至12度的情况下,关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剪切应力的刚性不能通过胎体层来确保。因此,如果去除至少一个带束层,则作为轮胎整体,关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剪切应力的刚性变得不充分。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在确保关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剪切应力的刚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多个带束层中的至少一个带束层。
根据第一特征的轮胎(轮胎1)包括一对胎圈芯(胎圈芯12);胎体层(胎体层20),其为在所述一对胎圈芯之间延伸的环形;以及带束层(带束层40),其以邻接所述胎体层的方式布置。所述胎体层在所述胎圈芯处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折返。在所述胎圈芯处折返的所述胎体层以与具有轮胎踏面的胎面部(胎面部30)重叠的方式布置。所述胎体层由多个胎体帘线(胎体帘线21)形成,各所述胎体帘线均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30度以上50度以下的倾斜度。
在第一特征中,在所述胎体帘线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胎体层的处理拉伸刚性为90kgf/mm2以上300kgf/mm2以下。
在第一特征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在所述胎圈芯处折返的胎体层的重叠宽度为所述带束层的宽度的1/3以上。
在第一特征中,带束层具有多个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带束帘线(带束帘线41)。所述多个带束帘线中的一个带束帘线的强度比所述多个胎体帘线中的一个胎体帘线的强度大。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带束层具有多个带束帘线,各所述带束帘线均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10度以上0度以下的倾斜度。在轮胎周向上,所述带束层的处理拉伸刚性为750kgf/mm2以上,以及每50mm宽度的所述带束层的处理拉伸强度为2100kgf以上。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轮胎具有作为所述带束层的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以在轮胎径向上邻接所述第一带束层的方式布置。所述第二带束层具有多个带束帘线,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各带束帘线均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预定角度的倾斜度。所述第一带束层具有多个带束帘线,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各带束帘线均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大于所述预定角度的倾斜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在确保关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剪切应力的刚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多个带束层中的至少一个带束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从轮胎径向外侧观察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时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变型例的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变型例的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5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