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芳烷基酚类作为树脂反应性稀释剂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5139.2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博多·弗里德里希;克努特·希尔纳;罗尔夫·赫尔佐克;彼得·米伦布罗克;曼努埃拉·格雷温;德克·西奇尔施密特;马丁娜·特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特格斯德国有限公司;迈图特种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1515 | 分类号: | C08K5/1515;C08G59/36;C08G5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卡斯特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芳 烷基 作为 树脂 反应 稀释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缩水甘油化单(芳烷基)苯酚作为环氧树脂合成物的反应性稀释剂的应用和包含有这种环氧树脂合成物的、能够聚合的合成物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缩水甘油基(环氧的)化合物以不同的成份组成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根据这些化合物的成份组成,例如这些化合物应用于复合材料、电气层压塑料、粘合材料、油漆、电气铸模树脂或者也用于建筑领域。
为了实现所希望的可加工性能,必须互相协调合成物的单个组成成份。因此,一种用于上述用途的合成物通常含有一个或多个环氧树脂组分(基于双酚A和双酚F、脂环族树脂、溴化树脂、酚醛清漆树脂)、固化剂(例如碱性胺、加成固化剂、曼尼希碱固化剂、聚氨基酰胺固化剂和聚氨基咪唑)、催化剂(例如苄基二甲胺和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和补充剂。
为了改善机械性能并且出于成本原因,经常需要提高无机补充剂的含量。当然非发生反应的补充剂过高导致在加工时从现场制造合成物开始直至例如作为涂层使用时很难进行粘附。
已知,为了降低合成物的混合粘性,可以加入苯甲醇或者高沸点溶剂,例如苯乙烯酚(单(芳烷基)苯酚)。例如,在涂层系统中苯乙烯酚可以用于对过程进行改善、加速固化反应以及保持较好的表面性能。使用苯乙烯酚的不利之处在于,提高了VOC值和/或降低了固化的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
此外还已知,可以加入单官能或多官能的反应性稀释剂作为降低粘性的成份。反应性稀释剂用于调节混合物的粘性以及在固化过程中化学结合在固化的合成物中,因此通常可以降低溶剂的排放量。
对于制造环氧树脂已知有不同的反应性稀释剂。这些反应性稀释剂包含基于单官能的脂肪醇的低粘度的单官能、双官能或多官能的环氧或环氧树脂、二元醇或多元醇。与非反应稀释性的系统相比,使用基于像C12-C14脂肪醇这样的脂肪族化合物的单官能反应性稀释剂的不利之处在于明显减缓固化反应(反应性低)。除此之外,脂肪族反应性稀释剂具有比基础树脂提高的蒸汽压力,该蒸汽压力在加工时可以引起约束性。
还已知,基于酚类化合物的环氧化合物可以作为反应性稀释剂使用。这样的环氧化合物包括苯酚、甲酚、双酚A或者对叔丁基苯酚。这些环氧化合物显示出比基于脂肪族醇的环氧化合物明显较高的反应性。环氧化合物还给固化产物带来高的耐化学性,然而由于环氧化合物的毒理学性质这种环氧化合物是不理想的。
文献CH324686描述了在碱性介质中从苯酚和苯乙烯的化合以及所得到的产物与缩水甘油醚反应成不能够熔化的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环氧树脂合成物的具有高反应性的反应性稀释剂,该反应性稀释剂不具有上述不利之处。
通过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基本的分子式Ⅰ的化合物作为在环氧树脂合成物中的反应性稀释剂来实现该目的
其中R1和R2彼此独立地表示-H、C1-3-烷基、C1-3-烷氧基和缩水甘油基,但是R1和R2不能同时为缩水甘油基,
R3是必要时分子式的置换苯乙烯基,
R4是氢自由基或者甲基,
R5和R6是氢自由基、C1-3-烷基、C1-3-烷氧基。
C1-3-烷基包括有甲基、乙基、丙烷基和异丙基。C1-3-烷氧基包括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和异丙氧基。
此外,本发明的主体是环氧的单(芳烷基)苯酚(即,苯乙烯酚)与缩水甘油自由基的混合物作为环氧树脂合成物的反应性稀释剂的应用。
该混合物包含多个下述化学分子式Ia、Ib和Ic的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IaR1:
以及,化合物Ib
以及,化合物Ic
以及R4、R5和R6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此外,本发明的主体是具有上述化合物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合成物,该合成物包含至少一种能够交联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特格斯德国有限公司;迈图特种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吕特格斯德国有限公司;迈图特种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