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2487.4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2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善纪;奥村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21K1/05;B60B35/02;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田军锋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滚动 支承 装置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和已知一种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其包括:轴部,在该轴部中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内环滚道面;配装轴部,该配装轴部形成在该轴部的一端侧上;以及多个凸缘部,所述多个凸缘部位于该轴部和该配装轴部之间并且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呈放射状延伸,并且放置有毂螺栓的螺栓孔穿过所述多个凸缘部的每个凸缘部而形成。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均由冷锻造中的侧向挤压过程模制。因此,与形成为盘状形状的常规凸缘部相比,重量能够得到减轻。此外,通常,还已知一种通过热锻造来模制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的制造方法。在由热锻造模制的表面中,尺寸精度低,并且在表面中发生氧化和脱碳。因此,在模制的表面中,需要对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部分应用机加工。然而,已知的是,加工精度要求高的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能够由冷锻造而获得。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中,凸缘部具有这样的构型:所述凸缘部位于轴部与配装轴部之间并且形成为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呈放射状延伸。
现有技术参考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6-111070
专利文献2:JP-A-2008-457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构成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的车轮支承装置被附接以相对于车辆车体的悬架旋转地支撑车轮。因此,由于车辆转向而产生的载荷作为弯曲载荷施加于车辆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并且在车辆滚动支承装置的凸缘部中出现重复应力。由车轮在车辆行驶期间产生的载荷通过车辆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的凸缘部的毂螺栓施加,并且由于该载荷而产生的应力在毂螺栓附近集中。这样,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的凸缘部具有显著应力集中的结构。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未能在考虑到凸缘形状受到在诸如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外环和毂螺栓之类的各种部件与诸如车轮和制动转子之类的配伍部件之间的平衡所限制时,明确地公开在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的凸缘部中形成抑制由于上述载荷而产生的应力的集中的凸缘形状的方法。因此,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本发明已经鉴于上述目的进行实施。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中抑制由施加至通过冷锻造形成的凸缘部的载荷而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其中该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包括:轴部,在该轴部中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内环滚道面;配装轴部,该配装轴部形成在轴部的一端侧上;以及多个凸缘部,所述多个凸缘部位于轴部与配装轴部之间且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呈放射状延伸,并且穿过所述多个凸缘部中的每个凸缘部均形成有放置毂螺栓的螺栓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为如下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其包括:轴部,在所述轴部中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内环滚道面;配装轴部,所述配装轴部形成在轴部的一端侧上;以及多个凸缘部,所述多个凸缘部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呈放射状延伸,并且穿过多个凸缘部的每个凸缘部均形成有要放置毂螺栓的螺栓孔,该车轮滚动支承装置的轴构件的特征在于,凸缘部由冷锻造形成,凸缘部中的每个凸缘部均包括:外凸缘部,螺栓孔穿过所述外凸缘部设置,并且外凸缘部处于径向向外的区域中;和内凸缘部,所述内凸缘部从外凸缘部处连续地径向向内地形成,并且所述内凸缘部处于径向向内的区域中,当在轴向截面中观察时,所述内凸缘部形成为比外凸缘部更厚,为了使内凸缘部的厚度形状在沿径向的基端部的位置的径向恒定的长度范围内最厚并且朝向径向外侧逐渐变薄,处于设置有毂螺栓的螺栓座的一侧上的凸缘面的形状形成为在径向基端部的位置处沿径向方向具有恒定长度的竖直面的形状、以及形成为位于所述竖直面的形状的基端部与所述外凸缘部之间的凸缘面的形状,所述凸缘面的形状包括凹弯曲面的形状和凸弯曲部的形状,所述凹弯曲面连接至所述外凸缘部,所述凸弯曲部在相对于所述凹弯曲部的径向内侧中结合至所述凹弯曲部,并且,所述凸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凹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更小。
根据该构型,因为凸弯曲部和凹弯曲部连续地设置,允许在不引起倾斜面与对毂螺栓的螺栓座进行支撑的表面相干涉的情况下改变对倾斜面的位置的布置,并且能够增加内凸缘部的倾斜面的一部分的厚度。即,能够将常规的倾斜面与配装轴部的基端部之间的距离设定成比常规技术中的距离更厚。此外,凹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大于凸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因此,根据由毂螺栓施加的载荷而产生的应力集中能够得到抑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2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传感器装置的鲁棒设计
- 下一篇:疟疾的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