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稳定给水的刀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9942.6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堆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给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工具,尤其是一种可稳定给水的刀杆。
习用的刀杆于前端结合刀具,并以刀杆的后端装设结合于加工机的主轴,借由主轴旋转驱动刀杆的刀具进行加工切削的动作,为了避免刀具于加工时过热而导致热变形或热脆化,因此通常于加工机都会设有冷却液管,用于将冷却液直接喷洒于刀具的外部以进行冷却。
由于习用的外部喷洒冷却的方式只能够集中冷却刀具,刀杆的部分仍易受到刀具热传导而持续升温,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刀杆也有可能受热而产生变形,冷却效果较差,实有改善的必要。
为了解决习用的刀杆以外部喷洒冷却,且冷却容易集中于刀具部分,导致刀杆升温而产生变形,且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给水的刀杆,其能够于刀杆的内部引入冷却液,使冷却液于刀杆内部进行冷却,并借由导水沟及阻水环使冷却液能够集中至刀具,再经由刀具导引流出,使冷却效果更佳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给水的刀杆,包括一刀杆本体,其于前端外周形成一套合部,于该刀杆本体的内部具有一呈前、后贯通状且呈阶梯状的通孔,于该通孔的前端形成一呈圆柱形的套设空间,并于该套设空间的周壁开设有复数个导水沟,该复数个导水沟由该套设空间沿伸至该通孔的前缘;一螺帽,其为中空筒体且套设结合于该刀杆本体的套合部,该螺帽略为凸出于该刀杆本体的前端;一阻水环,其设置于该螺帽的内部并结合固定于该刀杆本体的前端,并盖合于该复数个导水沟,该阻水环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直径略大于该套设空间的直径。
进一步的,复数个导水沟的各导水沟沿着该套设空间排列形成环绕状。该复数个导水沟的截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的,可稳定给水的刀杆,其中该阻水环的外周套设有一挡水圈。
本实用新型利用所提供的可稳定给水的刀杆,可以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本实用新型于刀杆的内部设有导水沟,并能够于刀杆引入冷却液至导水沟,对安装于刀杆内部的刀具进行冷却,并且利用阻水环将冷却液止挡于刀杆的内部,除了可避免冷却液随处溢流的外,还能够使冷却液由阻水环与刀具AAA所形成的缝隙流出,使冷却液集中对刀具进行冷却,同时提升整体的冷却效果,相当地实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引入冷却液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刀杆本体11 套合部
12 主轴安装部13 法兰部
14 通孔141 套设空间
142 导水沟
20 螺帽
20 螺帽
30 阻水环31 中心孔
32 挡水圈
40 刀具
为了能够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更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稳定给水的刀杆,请参阅图1至图4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刀杆本体10、一螺帽20、一阻水环30及一刀具40,其中: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刀杆本体10为前端形成圆形中空状,而后端形成中空圆锥状的杆体,于该刀杆本体10的前端外周为一套合部11,于该刀杆本体10的后端外周为一主轴安装部12,于该套合部11及该主轴安装部12之间为呈圆环状的一法兰部13,如图2及图3所示,于该刀杆本体10的内部具有一呈前、后贯通状且呈阶梯状的通孔14,于该通孔14的前端形成一呈圆柱状的套设空间141,并于包围形成该套设空间141的该通孔14周壁开设有复数个导水沟142,各导水沟142排列形成环绕状,该复数个导水沟142的截面呈半圆形且分别由该套设空间141的后缘沿伸至该套设空间141的前缘。
如图3及图4所示,该螺帽20为中空筒体且套设结合于该刀杆本体10的套合部11,并且抵靠于该法兰部13的前侧,该螺帽20略为凸出于该刀杆本体10的前端。
如图3及图4所示,该阻水环30设置于该螺帽20的内部并螺锁结合于该刀杆本体10的前端,并盖合于该复数个导水沟142,该阻水环30具有一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的直径略大于该套设空间141的直径,并于该阻水环30的外周与该螺帽20接触的部位套设有一挡水圈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