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形捕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4035.2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军;陈志民;周超;易勇;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明珠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形 捕雾器 | ||
1.一种伞形捕雾器包括上筒体出口法兰、上筒体、捕雾丝网、上捕雾伞形架、下筒体、下捕雾伞形架,该捕雾器的技术要求:上筒体出口法兰(1)与上筒体(2)连接,在上筒体(2)内中上部安放一层捕雾丝网(3),捕雾丝网层可以由金属丝固定构成,由上压板(3)和下压板(5)固定,并具有一定的厚度,保证有效的进行液气分离和液滴聚集,上捕雾伞形架(6)点焊接于上筒体(2)的下部,上捕雾伞形架(6)圆形边缘须小于上筒体(2)内径,便于分离出的液体通过,上捕雾伞形架(6)中间有一圆形通孔,便于雾气上升,下筒体(8)的上部点焊连接下捕雾伞形架(7),下捕雾伞形架(7)由伞形盖(7-1)和带中间圆形孔的伞形罩(7-2)组成,带中间圆形孔的伞形罩(7-2)点焊于下筒体(8)内径壁上且小于下筒体(8)内径,便于液气混合雾气通过,伞形盖(7-1)位于带中间圆形孔的伞形罩(7-2)上部且有一定的距离,使得高速液气混合雾气折流加速分离提高分离效率,下筒体(8)可与缓冲罐或其他罐体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捕雾器,其特征在于上筒体(2)内中上部安放一层捕雾丝网(3),捕雾丝网层可以由金属丝固定构成,由上压板(3)和下压板(5)固定,并具有一定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捕雾器,其特征在于上捕雾伞形架(6)点焊接于上筒体(2)的下部,上捕雾伞形架(6)圆形边缘须小于上筒体(2)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捕雾器,其特征在于上捕雾伞形架(6)中间有一圆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捕雾器,其特征在于下筒体(8)的上部点 焊连接下捕雾伞形架(7),下捕雾伞形架(7)由伞形盖(7-1)和带中间圆形孔的伞形罩(7-2)组成,带中间圆形孔的伞形罩(7-2)点焊于下筒体(8)内径壁上且小于下筒体(8)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捕雾器,其特征在于伞形盖(7-1)位于带中间圆形孔的伞形罩(7-2)上部且有一定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捕雾器,其特征在于下筒体(8)可与缓冲罐或其他罐体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明珠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明珠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40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氢尾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厂用直通式脉冲袋式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