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及其吸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3764.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1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秋明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模拟香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吸嘴。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拟香烟,利用电热丝加热雾化含香精的物质产生烟雾供用户抽吸。
现有电子烟吸嘴存在如下缺陷:烟油在雾化器被加热雾化成气体,所述气体通过位于所述吸嘴中的温度较低的气流通道时遇冷,部分气体又会液化成烟油留下来,残留烟油在气流通道中会聚集得越来越多,用户甚至会吸到烟油,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口感体验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烟油残留,用户的口感体验度高的电子烟吸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烟油残留,用户的口感体验度高的电子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烟吸嘴,包括雾化器、设于雾化器一端的吸嘴盖,所述电子烟吸嘴还包括密封于雾化器的雾化套和吸嘴盖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圈正对雾化器方向设有凹腔,凹腔的底壁由四周向中心的深度逐渐增加,且底壁的四周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密封圈的外围正对吸嘴盖方向设有与凹腔同轴的、用于容置吸嘴盖侧壁的凹槽。
进一步地,凹槽的侧壁外表面沿周向分布有条纹进而与雾化套过盈配合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凹腔的底壁的内表面上与所述通孔相互间隔地设有多根具有预定高度的肋条,所述肋条由底壁的四周沿径向往中心延伸预定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包括呈中空管状的雾化套、固设于雾化套内呈中空管状且与雾化套同轴设置的储油棉、贴于储油棉的内壁上的保护管、设于保护管内的雾化组件及密封固定于的由储油棉及保护管构成的管体的背离烟嘴盖的一端的雾化座。
进一步地,保护管包括贴于储油棉的内壁上且与储油棉同轴设置的耐高温层,同轴设置于耐高温层内侧的第一玻纤管,以及贴于第一玻纤管外壁的和耐高温层内壁的正对吸嘴盖的一端的第二玻纤管,第一玻纤管的一端伸入密封圈的凹腔内,第二玻纤管的一端抵于雾化组件。
进一步地,吸嘴盖的底壁上设有吸孔,由所述吸孔、吸嘴盖与密封圈的底壁配合形成的空间、所述密封圈的通孔、相邻两个肋条配合形成的具有所述预定高度的空间及保护管构成的腔体依次组成了烟雾抽吸通道。
进一步地,雾化组件包括两端穿过保护管并抵接于储油棉的导油件以及缠绕于导油件上的电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的背离吸嘴盖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电源杆对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作为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座、设于第一连接座中部的作为第二电极的第一极柱以及设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一极柱之间以进行绝缘隔离的第一绝缘套;连接电热丝两端的导线穿过第一玻纤管、雾化座并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一极柱电连接。
另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烟吸嘴,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子烟吸嘴的电源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雾化器的雾化套和吸嘴盖之间密封设置密封圈,密封圈正对雾化器方向设有凹腔,凹腔的底壁由四周向中心的深度逐渐增加,且底壁的四周开设有多个通孔的技术手段,从而杜绝了烟油残留,提高了用户的口感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吸嘴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烟吸嘴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烟吸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吸嘴中的密封圈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密封圈的侧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密封圈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及其吸嘴,所述电子烟吸嘴包括雾化器10、设于雾化器10一端的吸嘴盖20、密封于雾化器10的雾化套11和吸嘴盖20之间的密封圈30以及设于雾化器10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器40。
所述雾化器10包括呈中空管状的雾化套11、储油棉12、保护管13、雾化组件14及雾化座15。
所述储油棉12固设于雾化套11内,也呈中空管状且与雾化套11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秋明,未经刘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输气装置
- 下一篇:活塞式压缩机用油气隔离板及油气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