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向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584.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对纺织机械进行全面减震的减震器。
纺织机械的各种零件包含大量的作旋转运动的回转体,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加上回转体日常的磨损,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此种振动不但会带来较大的噪音,而且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回转体,使正常工作的回转体加速磨损,甚至引起紧固螺丝的脱落,造成较大的机械故障。
针对上述问题,较多的纺织机械中均会采用减震措施对纺织机械进行缓冲,以减低其振动,以降低振动给纺织机械带来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向减震器,该全向减震器对纺织机械的各个方向的振动均进行减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全向减震器包括减震环,所述减震环上部通过围成圆形的支杆与纺织机械的脚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环的内侧设置有高强度弹性膜,所述高强度弹性膜中心的底部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垂直设置在一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的顶部固定有圆球,防止所述撑杆顶部过度尖锐刺破所述高强度弹性膜。
作为优选,所述围成圆形的支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撑杆的长度,一旦所述高强度弹性膜破裂,所述减震环第一时间接触地面作为临时支撑点。
作为优选,所述高强度弹性膜的中心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圆球配合的半圆球形金属盖帽,有效防止所述高强度弹性膜被刺破。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上套有圆环形柔性限位块,所述柔性限位块的顶部在所述减震环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使用所述高强度弹性膜作为减震材料,由于所述高强度弹性薄膜的各个部位均容易拉伸,因此其对来自纺织机械的脚架的各方向的振动均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有效保护防止机械。
使用所述高强度弹性膜作为减震材料,由于所述高强度弹性薄膜的各个部位均容易拉伸,因此其对来自纺织机械的脚架的各方向的振动均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有效保护防止机械。
图1是本全向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撑杆;120、圆球;200、减震环;210、高强度弹性膜;300、金属盖帽;400、柔性限位块;500、脚架;510、支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该全向减震器包括减震环200,所述减震环200上部通过围成圆形的支杆510与纺织机械的脚架50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环200的内侧设置有高强度弹性膜210,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中心的底部设置有撑杆110,所述撑杆110垂直设置在一底座100上。
上述的全向减震器,所述撑杆110的顶部固定有圆球120,防止所述撑杆110顶部过度尖锐刺破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
上述的全向减震器,所述围成圆形的支杆510的长度大于所述撑杆110的长度,一旦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破裂,所述减震环200第一时间接触地面作为临时支撑点。
上述的全向减震器,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的中心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圆球120配合的半圆球形金属盖帽300,有效防止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被刺破。
上述的全向减震器,所述撑杆110上套有圆环形柔性限位块400,所述柔性限位块400的顶部在所述减震环200内。
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柔性限位块400,可以限制所述减震环200在水平方向的减震幅度。
上述的全向减震器的减震原理:
通过在所述减震环200内设置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作为减震材料,同时所述减震环200与所述撑杆之间无任何硬性机械连接,使所述撑杆可以多角度挤压均可得到所述高强度弹性膜210的回弹,相应的所述减震环200也具有多角度回弹,连接所述减震环200的纺织机械的脚架500也得到多角度减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