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045.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324***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器系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一种常用的触控面板,其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
图1(A)至图1(F)显示传统电极装置100的制造过程。如图1(A)-(B)所示,首先在玻璃基板10上形成氧化铟锡(ITO)层并借由显影刻蚀以形成导电连接部121。接着,如图1(C)-(D)所示,在导电连接部121上形成绝缘块13。最后,如图1(E)-(F)所示,形成X轴电极列11及Y轴电极列12,其中,X轴电极列11的导电连接部111跨于绝缘块13上而使得X轴电极列11得以电性连接。然而,由于绝缘块13具有相当的厚度,使得导电连接部111在绝缘块13的侧边具有较大的斜度,容易产生断裂现象,因而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极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触控电极装置,用以改善触传统触控面板的缺点。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极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双层电极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较大的电极总厚度,使得跨于绝缘块的导电连接部不易产生断裂现象,因而提升产品合格率。此外,本实施例可降低电极的阻抗,且在制造过程上便于形成较厚的电极层,又不会浪费电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电极装置,其包含透明基板、电极底层、绝缘块及电极顶层。电极底层形成于透明基板的表面,电极底层包含多条第一电极列及多条第二电极列,其中第一电极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列包含多个第二电极,上述第一电极彼此分离,相邻的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借由第二导电连接部彼此连接。绝缘块形成于第二导电连接部上。电极顶层形成于电极底层上,电极顶层包含多条第一电极列及多条第二电极列,其中第一电极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列包含多个第二电极,上述第二电极彼此分离,相邻的上述第一电极之间借由第一导电连接部彼此连接,且第一导电连接部跨于绝缘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电极底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或者该电极顶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为正交。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透明基板包含绝缘基板。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透明基板包含玻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OC所形成的绝缘基板。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电极底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或者该电极顶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包含非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结构。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非透明导电材料包含多条纳米金属线或多个纳米金属网。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电极底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分别包含第一光敏电极列与第二光敏电极列,或者该电极顶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分别包含第一光敏电极列与第二光敏电极列。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电极底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或者该电极顶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包含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的透光结构。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电极底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或者该电极顶层的第一电极列与第二电极列包含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铝AZO或氧化锡锑ATO所形成的透光结构。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绝缘块包含光学胶OCA或二氧化硅所形成的绝缘块结构。
前述的双层电极装置,其中该绝缘块包含光敏绝缘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层电极装置具有导电连接部不易断裂,提高产品合格率,可降低电极的阻抗,不会浪费电极材料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置个性化营养餐的系统
- 下一篇: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