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过滤的油滤式空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5518.8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雄彬;冉毅;刘键;郭周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6 | 分类号: | F02M35/0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71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过滤 油滤式空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的空气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二次过滤的油滤式空滤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中通常设置有空滤器,由空滤器过滤后的空气经化油器输送到内燃机的燃烧室内,避免空气中的杂质损坏燃烧室中的运动部件,从而影响内燃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空滤器分为干式空滤器、湿式空滤器、复合式空滤器三种,干式空滤器对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效果明显,但对沙粒较大的颗粒过滤效果不明显;湿式空滤器则刚好相反;复合式空滤器结合了干式空滤器和湿式空滤器的特点,对大颗粒和小灰尘都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但通常结构复杂,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干湿结合的复合式空滤器,对大颗粒和小灰尘都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且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过滤的油滤式空滤器,包括空滤器上盖(1)、空滤器下座(2)和底座(3),所述空滤器上盖(1)和空滤器下座(2)扣合在一起构成空滤器主体,所述底座(3)位于空滤器主体下方,底座(3)上设置有排气口(F),底座(3)上的中心杆(3a)由下向上穿过空滤器主体,并结合螺母(4)将空滤器上盖(1)、空滤器下座(2)和底座(3)锁紧在一起,关键在于:所述空滤器上盖(1)内设置有与中心杆(3a)同轴的圆柱通道(A)、与中心杆(3a)同轴的环形通道(B),在所述环形通道(B)内装有二次过滤泡沫(5);在空滤器下座(2)内设置有与中心杆(3a)同轴的环形油槽(C),所述环形油槽(C)位于环形通道(B)的正下方;所述空滤器上盖(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D)、与各自进气口(D)对应的过滤腔(E),每个过滤腔(E)内装有初次过滤泡沫(6),所述进气口(D)、过滤腔(E)、环形油槽(C)、环形通道(B)、圆柱通道(A)、排气口(F)依次连通。
优选为,所述螺母(4)为蝶形螺母,手动旋转,不需要借助工具,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D)为可拆卸式百叶窗盖板,便于装拆及清洗。
工作过程:空气经由左右两侧的进气口进入空滤器中,经过过滤腔中初次过滤泡沫过滤掉大部分飞尘,在重力的作用下,空气下落到空滤器下座的环形油槽中,环形油槽中油具有粘稠作用,残留在空气中的飞尘被油粘住,空气由于化油器的吸力继续上走,经过环形通道中二次过滤泡沫的再一次过滤,然后进入圆柱通道内,最后经由底座上的排气口进入化油器。
有益效果:结合了干式空滤器和湿式空滤器的特点,对空气中的飞尘进行了三次过滤,能更好地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和小灰尘,为内燃机提供更干净的空气以供燃烧;清洗时,只需要将螺母旋出,就可以将空滤器上盖和空滤器下座分开,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恶劣环境、清洗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G向视图。
图3是图2的H-H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的二次过滤的油滤式空滤器,由空滤器上盖1、空滤器下座2、底座3、螺母4、二次过滤泡沫5和初次过滤泡沫6等组成。
空滤器上盖1和空滤器下座2扣合在一起构成空滤器主体,空滤器上盖1位于空滤器下座2的上方,两者扣合在一起后形成气体过滤的通道。底座3位于空滤器主体下方,底座3上设置有排气口F。底座3上的中心杆3a由下向上穿过空滤器主体,并结合螺母4将空滤器上盖1、空滤器下座2和底座3锁紧在一起。
空滤器上盖1内设置有与中心杆3a同轴的圆柱通道A、与中心杆3a同轴的环形通道B,在环形通道B内装有二次过滤泡沫5。在空滤器下座2内设置有与中心杆3a同轴的环形油槽C,环形油槽C内装有油液,环形油槽C位于环形通道B的正下方。空滤器上盖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D、与各自进气口D对应的过滤腔E,每个过滤腔E内装有初次过滤泡沫6。进气口D、过滤腔E和初次过滤泡沫6各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布置。进气口D、过滤腔E、环形油槽C、环形通道B、圆柱通道A、排气口F依次连通,构成迷宫式的气体过滤通道,气体在空滤器中的过滤路线如图中3箭头所示。
螺母4最好是蝶形螺母;另外,进气口D为可拆卸式百叶窗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5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气扇
- 下一篇:硫铁矿制酸转化器温度异常的诊断及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