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APT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136.3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波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apt 过程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特别是一种萃取法生产APT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
术语“萃取法生产APT”是指酸性体系萃取工艺,采用离子交换法、碱法萃取工艺生产APT产品时,若生产工艺中有钨矿物焙烧工序,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余热利用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背景技术
萃取法APT生产工艺以各类钨矿物为原料,经焙烧、磨矿、碱煮制取Na2WO4溶液、净化除杂、过滤固液分离、硫化、调酸除钼、过滤、萃取、洗涤、反萃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烘干筛分而获得仲钨酸铵(APT)产品。
焙烧过程为钨砂在矿仓中通过给料机均匀地加入到转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约为500~650℃,脱去选矿药剂和易挥发物等。焙烧产生的尾气、粉尘采用一级收尘器收集粉尘,二级冷却沉降,三级布袋收尘,四级喷淋吸收,余气通过烟囱达标排放。
焙烧炉尾气温度高达300~400℃,含有大量的余热,目前工业上都没有将此部分余热充分利用,都是经冷却除尘进化后排空,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PT生产过程余热的利用系统,其可充分利用各工序尾气中的热量,为后续生产过程中提供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APT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热交换器分为热交换介质的A通道和反应物料的B通道,所述利用系统包括至少一级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和热交换介质中转箱,第一热交换器的A通道入口与中转箱的出口相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A通道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A通道入口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B通道入口与回转窑尾气出口相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B通道出口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通;第二热交换器的A通道出口与热交换介质中转箱的入口连通;该热交换介质中转箱的入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A通道出口连通。
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的入口与中转箱出口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的入口与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的出口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与中转箱的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是夹套或者盘管。
优选地,中转箱及各热交换介质的输送管道外均有保温装置或保温材料。
优选地,在焙烧回转窑、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热交换介质中转箱构成的循环回路中,设有至少一个作为加热介质传输动力的泵。
优选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是夹套或者盘管。
萃取法生产APT过程中,钨砂焙烧时,尾气温度很高(300~400℃),带走大量的热量,碱压煮工序需将溶液介质加热到高温(190℃左右),如将两个工序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焙烧回转窑的尾气加热碱压煮过程的溶液体系,将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热交换器的A通道和B通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APT生产过程余热的利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通常有通道A和通道B。通道A过导热油/水等,在萃取法APT生产过程中是热交换介质的通道;而通道B过风/高温尾气,在萃取法APT生产过程中是焙烧回转窑高温尾气或碱压煮反应物料的通道。
在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附图标记1表示在工业循环泵出口,S表示第一热交换器,附图标记3表示焙烧回转窑出口处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入口,附图标记4表示焙烧回转窑出口处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出口。导热油从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入口3到A通道出口4流动的过程当中,被回转窑高温尾气加热。进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入口I,从第二热交换器出口5出。附图标记7碱压煮反应物料的入口。附图标记8碱压煮反应物料的出口。S所在的部位为回转窑尾气出口的位置,导热油在这里被高温尾气加热,反应釜本身是第二热交换器,反应釜就跟保温杯样的,中间有一个夹层,热导热油从底部I入,从上部5处出,完成热交换过程,为碱压煮工序提供热量。
附图标记I表示碱压煮反应釜夹套的热交换介质入口,附图标记5表示碱压煮反应釜夹套的热交换介质出口,附图标记6表示中转箱的热交换介质入口。
在各个实施例中,热交换介质循环流转。在第一热交换器F中,冷水/导热油进,热水/导热油出;热风进,冷风出,完成传热过程。而所述的第二热交换器就是反应釜本身,其中一个通道A(夹套/盘管)是热水/导热油进,冷水/导热油出,通过反应釜壁传热给反应釜内物料,为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其通道B就是反应釜内反应物料的进出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机
- 下一篇: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