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APT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136.3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波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apt 过程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生产APT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热交换器分为热交换介质的A通道和反应物料的B通道,所述利用系统包括至少一级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和热交换介质中转箱,第一热交换器的A通道入口与中转箱的出口相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A通道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A通道入口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B通道入口与回转窑尾气出口相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的B通道出口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通;第二热交换器的A通道出口与热交换介质中转箱的入口连通;该热交换介质中转箱的入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A通道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的入口与中转箱出口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的入口与第一热交换器A通道的出口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与中转箱的入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是夹套或者盘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转箱及各热交换介质的输送管道外均有保温装置或保温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焙烧回转窑、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热交换介质中转箱构成的循环回路中,设有至少一个作为加热介质传输动力的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是夹套或者盘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机
- 下一篇: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