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损快速组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075.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7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辉;范迎春;王志忠;马卫国;贺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 快速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要用于组装二氧化碳开采器的组装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开采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在受热时迅速气化膨胀并释放足够的爆破能量,造成岩体或煤体破裂的装置,可取代炮采过程中的雷管炸药,还可以在瓦斯抽采过程中使煤体预裂,有效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具有优越的使用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碳开采器是用来充装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并产生几百兆帕压力的管件,管件的损伤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目前,国内常见的组装设备多为卡钳或其他重型卡具,这些卡钳或重型卡具多由人或气液压驱动来实现对被组装工件的夹紧,夹紧力不易控制,组装过程中一般都会对管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直接影响到了二氧化碳开采器等被组装产品的寿命甚至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快速组装器,以解决现有组装设备夹紧力不易控制,容易损伤被组装工件的问题,实现对二氧开采器无损、高效地组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损快速组装器,其包括重力自持器,所述重力自持器包括铰接支座、铰轴、第一卡臂、第二卡臂、第三卡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卡臂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卡臂的一端铰接,第二卡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三卡臂的一端铰接,第一卡臂和第三卡臂的非卡臂端分别铰接在铰接支座上不同的铰轴上,所述第一卡臂、第二卡臂和第三卡臂的内侧均具有用于夹持被组装件外圆柱面的夹持块或夹持部,且所有夹持块或夹持部的工作面均与同一个外圆柱面相外切。
优选地,所述夹持块或夹持部的工作面为呈V形设置的两平面,所述两平面由圆弧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铰接支座水平固定在立柱上,所述不同的铰轴水平等高设置在铰接支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臂和第三卡臂的内侧均具有用于夹持被组装件外圆柱面的夹持块,所述第二卡臂和第三卡臂均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无损快速组装器还包括旋扭扳手,所述旋扭扳手包括施力臂、卡环和卡头,所述卡环内表面呈弧形,用于容置被组装件的外圆柱形部分,所述施力臂连接在卡环的一端,且向卡环外侧延伸,所述卡头设置在卡环的另一端,且凸出卡环内表面,用于卡住被组装件外圆柱面上设置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被组装件为二氧化碳开采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缓缓抬起重力自持器,内部环形卡口被逐渐放大,把被组装件的外圆柱形部分置于其中,然后轻轻放下重力自持器,在重力自持器及被组装件所受重力的作用下,重力自持器内部的环形卡口逐渐缩小,慢慢环抱住被组装件;必要时,使用旋扭扳手卡住被组装件外圆柱面上预留的卡槽,并转动旋钮扳手即可实现无损、快速、稳定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夹紧力可控,夹紧方便、可靠,可实现对被组装工件无损、快速、稳定地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力自持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块工作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扭扳手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铰接支座;3、第一卡臂;4、第二卡臂;41、平面;42、圆弧面;5、第三卡臂;6、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8、第一铰轴;9、第二铰轴;10、施力臂;11、卡环;12、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损快速组装器包括重力自持器,所述重力自持器包括铰接支座2、第一卡臂3、第二卡臂4、第三卡臂5、第一连接臂6、第二连接臂7、第一铰轴8和第二铰轴9,第一卡臂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臂6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臂6的另一端与第二卡臂4的一端铰接,第二卡臂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7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臂7的另一端与第三卡臂5的一端铰接,第一卡臂3和第三卡臂5的非卡臂端分别铰接在铰接支座上的第一铰轴8和第二铰轴9上,第一卡臂3、第二卡臂4和第三卡臂5的内侧均具有用于夹持被组装件外圆柱面的夹持块,且所有夹持块的工作面均与同一个外圆柱面相外切。
为可靠地夹紧被组装件的外圆柱面,优选地,所述夹持块的工作面为呈V形设置的两平面41,所述两平面41由圆弧面42连接。
铰接支座2水平固定在立柱1上,第一铰轴8和第二铰轴9水平等高设置在铰接支座2上。
所述第二卡臂4和第三卡臂5均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