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杆共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3764.X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马琦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40 | 分类号: | B29C47/40;B29C47/58;B29B7/20;B29B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共混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改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双螺杆共混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有加工制作需要将物料混合从而提高其材料性能。现有的双螺杆挤出共混机就是将长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使得长纤维渗透在树脂基体内,从而达到了优化的增强效果的混合设备。
但是,现有的双螺杆挤出共混机,在将长增强纤维和树脂共混改性时,往往共混改性后的树脂料相容性差,使得共混的效果不理想。
现在很多塑料改性企业往往通过在树脂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来提高树脂和增强纤维的相容性,但是有些情况由于分子结构的原因往往添加剂的加入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树脂和增强纤维的相容性问题。而且添加剂的加入也会提高改性塑料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螺杆共混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长增强纤维和树脂共混时,相容性差,共混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螺杆共混机,包括用于将物料混合并挤出的双螺杆挤出装置,还包括超声波震荡器,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设于所述双螺杆装置的外表面上,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设置于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双螺杆挤出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横跨于所述两支撑架上的混合筒、覆盖于所述混合筒外表面的多个加热片、穿设于所述混合筒内腔的两螺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两螺杆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混合筒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混合筒的进料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覆盖所述混合筒上自进料口端起至出料口端止的区域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覆盖所述混合筒外表面的区域自进料口端起向出料口端延伸,占所述混合筒整个外表面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覆盖所述混合筒外表面的区域自进料口端起向出料口端延伸,占所述混合筒整个外表面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混合筒的侧壁,所述进料口竖直朝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螺杆并列设置且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呈套桶状,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尺寸与所述混合筒的外形尺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筒的侧壁设有一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双螺杆共混机,通过在所述双螺杆装置的外表面上装设超声波震荡器,由超声波震荡器产生超声波,使超声波贯穿所述双螺杆装置,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性能,将置于所述双螺杆挤出装置内的树脂和增强纤维共同混合的更均匀,提高了树脂和增强纤维的相容性。同时,减少了添加剂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 双螺杆挤出装置 11 支撑架
2 超声波震荡器 12 混合筒
121 进料口 13 加热片
121 进料口 13 加热片
122 出料口 14 螺杆
15 传动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3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