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520.8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定国;刘修铭;陈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界面构件,且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构件。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显示行信息设备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控板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如各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PDA)、工业控制器等。按触控板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板至少可以为电阻式、电容式、光频、声频感应式等等。现有较为常见的触控装置例如为电阻式及电容式触控装置。有关电容式触控装置的工作机制为当手指等触摸物触摸在触控板表面上时,因人体电场,手指等触摸物和触控板中的导电层之间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触控板控制器通过对此电性变化进行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目前的光电产品将进阶以曲面设计为主流,因此,由于电子设备的推陈出新,对于触控技术应用仍受限于平坦面结构,因此对于非平面结构的电子装置如鼠标、摇杆或进一步对于新颖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外壳,若可设置触控装置将更提升应用上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构件,可具有能够绕曲的形状或立体形状,以实现多样化的产品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构件,所述触控构件包括支持体、透明导电层以及线路层。支持体的表面具有能够绕曲的形状或立体形状的感测区域以及线路区域。透明导电层顺形地(conformally)设置于感测区域上且透明电极层含有纳米线状结构体。线路层设置于线路区域上且线路层与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支持体的形状为薄膜状或板状。
进一步地,支持体为显示器的上盖、鼠标的上盖或摇杆的外壳。
进一步地,支持体为透明基板。
进一步地,立体形状为曲面、曲面与曲面的结合、曲面与平面的结合或平面与平面的结合。
进一步地,透明电极层具有多个导电区域,相邻的两个导电区域之间以空间或介电层相隔离。
进一步地,纳米线状结构体为纳米碳管。
进一步地,线路层顺形地设置于线路区域上。
进一步地,触控构件还包括透明保护层,透明保护层设置于透明导电层上。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含有纳米线状结构体的透明导电层结构,因此可具有可挠形状或立体形状,故可提高产品设计的弹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与图3A示出依据图1的触控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上视示意图。
图2B示出依据图2A的触控构件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B示出依据图3A的触控构件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构件的上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 触控构件
110 支持体
101 表面
102 上表面
103 下表面
111 感测区域
112 线路区域
120 透明导电层
121 导电区域
122 空间
130 线路层
131 引线区域
140 透明保护层
400 感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构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之触控构件100包括支持体110、透明导电层120以及线路层130。支持体110的表面具有可挠形状或立体形状的感测区域111以及线路区域112。透明导电层120顺形地设置于感测区域111上,且透明电极层120含有纳米线状结构体。线路层130设置于线路区域112上,且线路层130与透明导电层120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玻璃触控板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曝气反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