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356.3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朋;王怡华;程世国;宁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晶闸管 击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广泛应用于高压晶闸管固态软起动和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的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固态软起动和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以及其它由高压晶闸管构成的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中,经常需要检测晶闸管是否击穿,如果不能及时检测串联阀组中的晶闸管的状态并采取快速有效的保护措施,将扩大事故的范围,因此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将尤为重要。晶闸管是否具备承受一定反向电压的能力是判断其是否击穿的依据,通常的检测方法是在被检测晶闸管两端并联大功率的电阻,通过分压方式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然后将故障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后经光纤返回给控制系统;或者是在并联采样电阻中串联一个光耦,通过光耦中光敏三极管通断状态来判断晶闸管是否击穿。
上述两种方法中,均需要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该电源可以由外部提供,或直接从高电位直接取能的方式获得。由外部提供电源,必须要解决高低压电气隔离问题,因此增加了装置的体积和成本。从高电位直接取能,对某些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出现取能不足,并且其取能电路比较复杂。对于采用光耦进行晶闸管状态检测的电路,由于受到光耦隔离耐压的限制,当系统电压高于一定值时,则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供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该装置电路结构简单,既不需要复杂的电源供电电路,又能保证高低压可靠隔离,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
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包括两个输入端、并联在所述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是由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组成的反并联电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纤发送器和发光二级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是一种能适用于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和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及由高压晶闸管串联阀组组成的其它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中,需要检测高电位晶闸管状态的一种电路。本检测装置不需要提供外部电源,并且高压主回路与低压控制回路采用光纤隔离,不受电磁环境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其中:T1、T2:高压晶闸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稳压二极管;R3:第三电阻;C1:第一电容;TX:光纤发送器;D3:第三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具体应用在高压固态软起动装置中的高电位系统晶闸管状态检测的具体实施例,同时本实施例也完全适用于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等由高压晶闸管阀组组成的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中,作为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包括两个输入端、并联在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由第一晶闸管T1和第二晶闸管T2组成的反并联电路,第二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光纤发送器TX和发光二级管D3。
光纤发送器TX的阳极与第三电阻R3连接,阴极与发光二级管D3阳极连接,在光纤发送器TX的阳极与发光二级管D3的阴极之间并联有一个电容C1。
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发光二级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相连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
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与发光二级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相连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高压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高电位晶闸管击穿检测装置包括:由两只晶闸管T1、T2组成的反并联电路,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其中电阻R1一端连接晶闸管T1的阴极T1K,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D1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晶闸管T2的阴极T2K,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D1阴极,D2阳极连接D1阳极,电阻R3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另一端与电容C1连接构成滤波电路,光纤发送器TX的阳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光纤发送器的阴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晶闸管T2的阴极T2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检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视频比对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