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轮热处理余热循环利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5413.4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殿兵;胡因行;李萍;李光宇;管建国;孔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4 | 分类号: | C21D9/3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3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轮 热处理 余热 循环 利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轮的热处理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车轮热处理余热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车轮制造的原材料为A356.2。为使铝合金车轮达到理想的强度和韧性,必须对铸造后的铝合金车轮进行热处理。原有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固熔处理和时效处理,一般固熔处理是用电和气经40分钟左右升温到535℃±5℃,然后保温6个小时,固熔炉内装有循环风机,通过连接固熔炉的管道,将固熔过程中的余热排放到室外;产品经固熔处理然后再进行时效处理,时效以电为能源,时效温度130℃±5℃,时间4个小时。这种将固熔炉的余热排出室外的做法,不仅影响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环境、节约能源的固熔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轮热处理余热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固熔炉、循环风机、余热循环利用管道、时效炉,余热循环利用管道的一端和固熔炉连接,另一端和时效炉连接,时效炉旁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的一端和时效炉连接,另一端通过控制电缆和循环风机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余热循环利用管道的一端与固熔炉相连,并设置有循环风机,余热循环利用管道的另一端与时效炉相连,这样可以使固熔炉固熔过程中多余的热量不排出窗外,而是通过余热循环利用管道输送到时效炉中作为车轮时效的能源,同时控制箱和控制电缆可控制循环风机的热量和时效炉的温度,当时效炉的温度达到设计的标准时,控制箱可以自动切断循环风机的供热。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避免生产过程中余热的排放,使生产环境更清洁,而且可省去时效炉的用电,大大节省了能源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车轮热处理余热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固熔炉一(1)、固熔炉二(2)、循环风机一(3)、循环风机二(4)、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一(5)、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二(6)、时效炉(7),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一(5)的一端与固 熔炉一(1)连接,另一端与时效炉(7)连接;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二(6)的一端与固熔炉二(2)连接,另一端与时效炉(7)连接;
如图1所示,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一(5)上装有循环风机二(3),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二(6)上装有循环风机二(4),通过循环风机一(3)可将固熔炉一(1)在固熔过程中剩余热量通过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一(5)输送到时效炉(7),通过循环风机二(4)可将固熔炉二(2)在固熔过程中剩余热量通过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二(6)输送到时效炉(7)。
如图1所示,时效炉(7)旁设置有控制箱(8),控制箱(8)上设有控制电缆(9),控制电缆(9)连接循环风机一(3)、循环风机二(4),控制箱可以控制循环风机一(3)和循环风机二(4)的供热和时效炉的(7)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固熔炉一(1)在固熔过程中的剩余热量可以通过循环风机一(3)输送到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一(5),再通过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一(5)输送到时效炉(7);固熔炉二(2)在固熔过程中的剩余热量可通过循环风机二(4)输送到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二(6),再通过余热循环利用管道二(6)输送到时效炉(7),控制箱(8)可以控制循环风机一(3)和循环风机二(4)的供热及时效炉(7)的温度,当时效炉(7)的温度达到标准时,控制箱(8)可以切断循环风机一(3)和循环风机二(4)的供热,这样将原来固熔炉固熔过程中排放到室外的余热循环利用变成时效炉的能源,既清洁了环境,又节约了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5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刻蚀烘烤设备
- 下一篇:转炉二次烟气喷雾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