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902.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6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何伦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5 | 分类号: | B23Q7/05;B23Q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加工领域中,待加工工件一般都放置在托盘上。传统的上下料方式是通过人工将托盘内的待加工工件放入和取出加工机器内。这种传统的方式耗费人力,上下料效率低,不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而且局限性很大,有些加工机器具有高温或高辐射,根本不能通过人工上下料,这样会造成人体伤害,造成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未实现自动上下料。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下料架、上料滚轮组、移动滚轮组、第一夹架、下料滚轮组和第二夹架;上下料架包括上料架和下料架,上料架架设在下料架上端;上料滚轮组在上料架始端,移动滚轮组衔接于上料滚轮组;移动滚轮组架设在平行电动导轨上;第一夹架设置在移动滚轮组始端上方;下料滚轮组设置在下料架上,第二夹架设置在下料滚轮组始端;第二夹架设在垂直电动导轨上;该种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移动工件的上下料机械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架设在垂直电动导轨上作整体垂直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架的夹臂和第二夹架的夹臂通过气缸驱动张开或收紧,以夹紧托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料滚轮组两侧和移动滚轮组两侧都设有限位块,限制托盘的移动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料架侧端设有缓冲槽;在上下料工件时,可临时放置工件,实现交换托盘和加工机器的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下料滚轮组末端和移动滚轮组末端都设有挡块,以防托盘掉出下料滚轮组或移动滚轮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构造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能够成组托盘上料,成组托盘下料,上下料效率高;通过上下料机械手上料和下料,实现自动化上下料;而且上料和下料同时进行,工序有条不紊,上下料效率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架装配图。
图中,1、上下料架;11、上料架;12、下料架;2、上料滚轮组;3、移动滚轮组;4、第一夹架;41、气缸;5、下料滚轮组;6、第二夹架;7、垂直电动导轨;8、平行电动导轨;9、上下料机械手;10、缓冲槽;1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下料架1、上料滚轮组2、移动滚轮组3、第一夹架4、下料滚轮组5和第二夹架6。上下料架1包括上料架11和下料架12,上料架11架设在下料架12上端。上料滚轮组2在上料架11始端,移动滚轮组3衔接于上料滚轮组2;移动滚轮组3架设在平行电动导轨8上。第一夹架4设置在移动滚轮组3始端上方,第一夹架4设在垂直电动导轨7上作整体垂直运动。下料滚轮组5设置在下料架12上,第二夹架6设置在下料滚轮组5始端;第二夹架6设在垂直电动导轨7上;该种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移动工件的上下料机械手9。
上述的,第一夹架4的两夹臂和第二夹架6的两夹臂通过气缸41驱动张开或收紧,以夹紧托盘;第二夹架6的张开宽度大于移动滚轮组3的宽度。
上述的,上料滚轮组2两侧和移动滚轮组3两侧都设有限位块13,限制托盘的移动位置。
上述的,上料架11侧端设有缓冲槽10;在上下料工件时,可临时放置工件,实现交换托盘和加工机器的工件。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者将一定量的装载有待加工工件的托盘叠放在上料滚轮组2上,上料滚轮组2转动将托盘传送到移动滚轮组3始端;第一夹架4的两夹臂张开且向下移动,将倒数第二个托盘及以上的托盘夹起,最底层的托盘由移动滚轮组3转动传送到移动滚轮组3末端;上下料机械手9将托盘内的待加工工件放到缓冲槽10,再将已加工工件放到托盘,再将待加工工件放入加工机器内,如此循环,直至完成该托盘上下料;移动滚轮组3整体前移,第一夹架4张开且向上移动,第一夹架4穿过移动滚轮组3夹持托盘,移动滚轮组3整体后移,第一夹架4下移将托盘放在下料滚轮组5始端;循环前面步骤,直至将一定量的托盘处理完毕;下料滚轮组5转动将托盘传到下料滚轮组5末端,方便操作者将装满已加工工件的托盘拿走。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