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无土栽培水芹网筐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744.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8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郜四羊;祖玲;李振业;祖国掌;张涛;陈又新;胡胜甜;苏日升;郑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无土栽培 水芹 网筐浮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无土栽培水芹技术领域,具体属于水面无土栽培水芹网筐浮床。
背景技术
水芹(Oenan the slolonifera D.e.)亦称楚葵、富菜、蜀芹、水英,属伞形科一年或两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株高60-70cm,最高可达80cm以上。水芹具有细、长、白、嫩、脆、香等特点,以嫩茎、叶柄炒食,风味脆嫩,并有一种不太强烈的特殊药味,味道鲜美,香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水生蔬菜,每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2.5%。磷、钙、铁含量也很丰富,经医学鉴定有清血液,降血压等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
水芹供应期长,一般为头年10月至翌年3月,盛收期为春节前后,是冬春蔬菜淡季填缺的重要蔬菜之一。
水芹喜水喜肥,整个生长期需充足水分,但不同生长阶段,水片对水深要求不同,总原则是“浅一深一深”。水芹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土壤水田中生长,微酸性、中性土壤最佳。水芹需肥量大,一般多为水田种植,每次采收便随水追肥,满足生长需要。除水田种植外,至今未见在水面上无土栽培水芹,以实现改善水质和收获水芹双收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面无土栽培水芹网筐浮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节省材料、投资少,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开展水面无土栽培水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面无土栽培水芹网筐浮床,包括网筐浮床边框框架、网片,网筐浮床的框架用毛竹构成,形状呈长方形,网片设置于框架内侧,框架通过沿边纲绳与内侧网片紧系相连,以达撑开扩展浮床平面的作用;所述的网筐浮床的四角设有固定桩,固定桩下端插入池底、上端露出水面,将浮床固定水面表层,在框架上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经线和网线设置于网片上部。
所述的网筐浮床框架的边框选用¢10-15cm的毛竹,沿框架纲绳,选有¢2-3cm的纲绳。
所述的网片为3×3聚乙烯材料编制而成,网目2a=2.0cm。
所述的框架长500-600cm,宽180cm。
所述的固定桩为长竹竿或木桩,长150-200cm,¢5-8cm。
所述的经线和纬线为3×2聚乙烯网线。
所述的固定桩上端出水面10-20c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料简单、节省,培植水芹效果很好。本适用新型适合于池塘、水沟、河渠和较大面积水体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水面无土栽培水芹网筐浮床,包括网筐浮床边框框架1、网目适宜的网片2,网筐浮床的框架选用¢10-15cm的毛竹构成,形状呈长方形,网片2设置于框架1内侧,框架1通过沿边纲绳3与内侧网片2紧系相连,沿框架纲绳,选有¢2-3cm的纲绳,以达撑开扩展浮床平面的作用;网片为3×3聚乙烯材料编制而成,网目2a=2.0cm,网筐内的网片拉紧与四周框架纲绳缝合。网片2的网孔用有扦插水芹幼苗4和固定水芹根茎的作用;网筐浮床的四角设有木桩5,木桩5长200cm,¢5cm,木桩5下端插入池底、上端露出水面20cm,将浮床固定水面表层。在框架1上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经线6和纬线7,经线6和纬线7上下交错设置,经线6和网线设置于网片上部。网片的表面用有摆放水芹苗株,经线6和纬线7用于固定水芹幼苗根茎节的作用,防止在水面漂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