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检查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511.3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鲁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桂青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CT检查床。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部分的CT检查床不能方便的上下左右的运动,或者是运动的不平稳,需要患者配合医生检查,极不方便;或者是患者病情严重不能活动,需要医生或家属协助,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传动,实现CT检查床的平稳运动。具体方案是,一种CT检查床,包括铰接座(1),床腿导向筒(2),连杆A(3),床腿(4),下床板(5),凹槽型床板(6),铰接轴A(7),铰接轴B(8),滑轮(9),连杆B(10),铰接轴C(11),控制面板(12),水平导管(13),连杆C(14),铰接轴D(15),铰接轴E(16),上齿条(17),小齿轮(18),下齿条(19),电磁伸缩器A(20),大齿轮(21),电机(22),电磁伸缩器B(23),上齿条支架(24),连杆D(25),滑轨(26)。其特征是:电机(22)在电磁伸缩器A(20)和电磁伸缩器B(23)的控制下上下移动,电机(22)的上下移动,连着小齿轮(18)上下移动,小齿轮(18)在上下位置与上齿条(17)和大齿轮(21)啮合,进而带动CT检查床前后上下移动。
凹槽型床板(6)下有铰接板,铰接板上有孔。
连杆A(3)一端有铰接连接孔,另一端有装滑轮(9)的连接板, 靠近另一端处有铰接连接板;连杆B(10)一端有铰接连接孔,另一端有铰接连接板。
上齿条(24)支架成“门”状,伸出的部分是中空的,为上齿条(17)导向;支架中间有一个短轴,穿过大齿轮(21)孔。
连杆C(14)两端都是铰接连接孔,连杆D(25)两端都是铰接连接孔。
凹槽型床板保证患者能够躺在CT检查床的正中间,来保证CT机能够正确的找到患者所要检查的部位。
当小齿轮(18)与大齿轮(21)啮合时,只要按动控制面板(12)上的“上”按钮,电机(22)的转动就会带动小齿轮(18),小齿轮(18)带动大齿轮(21),大齿轮(21)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连杆D(25)运动,连杆D(25)带动连杆A(3)运动,连杆A(3)上的滑轮(9)可以顶着下床板(5)向上运动;反之,连杆A(3)往下来,下床板(5)在重力作用下,在床腿(4)导管的导向下,向下运动。
当小齿轮(18)和上齿条(17)啮合时,只要按动控制面板(12)上的“右”按钮,上齿条(17)就会向前运动,上齿条(17)带动着连杆B(10)向前运动,连杆B(10)带动连杆C(14)在水平导管(13)的导向下向前运动;,进而带着凹槽型床板(6)向前运动;反之,电机(22)反转,凹槽型床板(6)向后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动平稳,迅速,安全,在检查时,减少患者在CT检查床上的移动,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行新型的上部放大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下部放大图。
图中,1:铰接座,2:床腿导向筒,3:连杆A,4:床腿,5:下床板,6:凹槽型床板,7:铰接轴A,8:铰接轴B,9:滑轮,10:连杆B,11:铰接轴C,12:控制面板,13:水平导管,14:连杆C,15:铰接轴D,16:铰接轴E,17:上齿条,18:小齿轮,19:下齿条,20:电磁伸缩器A,21:大齿轮,22:电机,23:电磁伸缩器B,24:上齿条支架,25:连杆D,26: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桂青,未经鲁桂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CT机的一次性头部保护垫
- 下一篇: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智能测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