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或交/直流通用微电机及其电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5512.4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H02K2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王用强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通用 微电机 及其 电刷 组件 | ||
一种直流或交/直流通用微电机的电刷组件,包括电刷支架(20)、两个电刷套(30)、两块各设置有刷辫的电刷(40)和两个弹性元件,两个电刷套(30)对称地固定在所述电刷支架(20)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是由一块弹性金属薄片卷绕制成的卷簧(50),包括依次相邻连续卷绕的多圈圆筒形主体(51),以及尾部的固定端(52);
所述电刷套(30)一端设有供所述电刷(40)头部伸出的开口(31),其另一端设有挡住所述卷簧(50)的竖立板(32);两个所述卷簧(50)之圆筒形主体(5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电刷套(30)内,两个所述卷簧(50)之固定端(52)固定在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上;两个所述电刷(40)分别装入所述电刷套(30)内,各电刷(40)尾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簧(50)最外圈的圆筒形主体(51)相接触,两个所述卷簧(50)最外圈的圆筒形主体(51)还与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之竖立板(32)相接触;在所述卷簧(50)的弹力作用下,各电刷(40)的头部分别从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之开口(31)处伸出,以便与直流或交/直流通用微电机之转子组件的换向器(90)表面接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或交/直流通用微电机的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簧(50)的固定端(52)被折弯成“n”型,包括依次联接的第一横部(521)、竖立部(522)和第二横部(523),以及由该第一横部(521)、竖立部(522)和第二横部(523)围成的一端为开口的容腔(524);所述卷簧(50)之固定端(52)的容腔(524)套入到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的上顶板(33)上固定。
一种直流或交/直流通用微电机,包括装有换向器(90)的转子组件、前支架(10)和安装在该前支架(10)上的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又包括电刷支架(20)、两个电刷套(30)、两块各设置有刷辫的电刷(40)和两个弹性元件,两个电刷套(30)对称地固定在所述电刷支架(20)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是由一块弹性金属薄片卷绕制成的卷簧(50),包括依次相邻连续卷绕的多圈圆筒形主体(51),以及尾部的固定端(52);
所述电刷套(30)一端设有供所述电刷(40)头部伸出的开口(31),其另一端设有挡住所述卷簧(50)的竖立板(32);两个所述卷簧(50)之圆筒形主体(5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电刷套(30)内,两个所述卷簧(50)之固定端(52)固定在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上;两个所述电刷(40)分别装入所述电刷套(30)内,各电刷(40)尾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簧(50)最外圈的圆筒形主体(51)相接触,两个所述卷簧(50)最外圈的圆筒形主体(51)还与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之竖立板(32)相接触;在所述卷簧(50)的弹力作用下,各电刷(40)的头部分别从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之开口(31)处伸出与所述转子组件的换向器(90)表面接触。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或交/直流通用微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簧(50)的固定端(52)被折弯成“n”型,包括依次联接的第一横部(521)、竖立部(522)和第二横部(523),以及由该第一横部(521)、竖立部(522)和第二横部(523)围成的一端为开口的容腔(524);所述卷簧(50)之固定端(52)的容腔(524)套入到各自的所述电刷套(30)的上顶板(33)上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55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线型圆柱振动电机
- 下一篇:全封闭交流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