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139.7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雷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态 原子 分裂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腔单元、共振吸收单元、至少一个调谐器件(S2)、至少一块光电池(S4)、至少一个耦合环(S3)及PCB(S5);
所述共振吸收单元设置在所述谐振腔单元内;
所述调谐器件(S2)与所述谐振腔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光电池(S4)设置在所述谐振腔单元上;
所述耦合环(S3)一端与外部电缆芯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机构与所述谐振腔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PCB(S5)设置在所述谐振腔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单元包括:圆柱腔体(S11)、腔盖(S6)、磁场线圈(S7)、加热丝(S8)及热敏电阻(S1);
所述磁场线圈(S7)缠绕在所述圆柱腔体(S11)外壁上;
所述加热丝(S8)缠绕在所述圆柱腔体(S11)内壁上;
所述热敏电阻(S1)通过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腔盖(S6)上,用于监控所述圆柱腔体(S11)的工作温度;
所述共振吸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圆柱腔体(S11)内;
所述调谐器件(S2)与所述腔盖(S6)固定连接,通过改变所述调谐器件(S2)在所述圆柱腔体(S11)中的长度来对腔频进行调节;
所述光电池(S4)设置在所述腔盖(S6)上;
所述耦合环(S3)通过螺纹紧固机构与所述腔盖(S6)固定连接;
所述PCB(S5)设置在所述腔盖(S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共振吸收泡(201)、第二共振吸收泡(202);
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呈泡状腔体结构,并依次置于所述圆柱腔体(S 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吸收单元还包括:用于避免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微波场辐射相互干扰的屏蔽机构;
所述屏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机构是金属板(S10)。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腔体(S11)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光束的通光槽(S9)。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内部均充有用于原子在磁场作用下共振吸收的A元素及其同位素B元素;
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内部还充有惰性气体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中A元素含量、B元素含量、气体C含量分别与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中A元素含量、B元素含量、气体C含量对应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结构形状、大小尺寸完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态原子分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池(S4)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共振吸收泡(201)、所述第二共振吸收泡(202)中心轴线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1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形板框架装配工艺装备
- 下一篇:超声波除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