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CCD对位检测的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0558.7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林;杨愉强;吴小平;王志宝;戴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吴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ccd 对位 检测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机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对被测产品进行CCD对位检测后进行旋转对位的机构。
背景技术:
当对被测试的产品经过吸盘将工件吸附后需要准确定位,再进行产品的校准,确保产品在定位后对位准确,此时就需要一种带有CCD对位检测的旋转机构,经过CCD的检测后,根据检测的结果再通过自动旋转对产品进行自动对位校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CCD对位检测的旋转机构,通过CCD对产品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后根据检测的结果对产品进行自动对位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利用CCD对位检测的旋转机构,它包括伺服马达、减速机、减速机固定板、马达连接器、旋转机构固定板a、旋转机构固定板b、旋转机构、旋转机构检测装置、旋转轴、加强板、轴承座、CCD、吸附板、吸附件a、吸附件b和产品,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在减速机上,减速机通过减速机固定板安装在旋转机构固定板a上;所述减速机通过马达连接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轴的下端依次穿过旋转机构和旋转机构检测装置,并与吸附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吸附板下部装有吸附件a和吸附件b,产品吸附在吸附件a和吸附件b上;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旋转机构固定板a上;所述旋转机构固定板b上端与旋转机构固定板a固定连接,中部与旋转机构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下端与吸附板固定连接;所述CCD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旋转机构检测装置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与旋转机构检测装置之间通过加强板加强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马达连接器与旋转机构之间安装有可支撑旋转轴的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被测试的产品经过吸附件吸附定位后,再经过双CCD的检测后进行旋转对位,具体通过以下机构实现,首先通过吸附件a和吸附件b把被测试的产品吸附定位,然后通过两个CCD对产品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后根据检测的结果对产品进行自动对位校正,自动对位是在伺服马达的转动下通过马达连接器带动旋转机构旋转从而带动产品旋转完成对产品的定位。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定位后对位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和2,一种利用CCD对位检测的旋转机构,它包括伺服马达1、减速机2、减速机固定板3、马达连接器4、旋转机构固定板a5、旋转机构固定板b6、旋转机构7、旋转机构检测装置8、旋转轴9、加强板10、轴承座11、CCD12、吸附板13、吸附件a14、吸附件b15和产品16,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在减速机上,减速机通过减速机固定板安装在旋转机构固定板a上;所述减速机通过马达连接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轴的下端依次穿过旋转机构和旋转机构检测装置,并与吸附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吸附板下部装有吸附件a和吸附件b,产品吸附在吸附件a和吸附件b上;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旋转机构固定板a上;所述旋转机构固定板b上端与旋转机构固定板a固定连接,中部与旋转机构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下端与吸附板固定连接;所述CCD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旋转机构检测装置的底部。
所述旋转机构与旋转机构检测装置之间通过加强板加强固定。
所述马达连接器与旋转机构之间安装有可支撑旋转轴的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通过吸附件a和吸附件b把被测试的产品吸附住并定位,然后通过两个CCD对产品的位置进行拍照检测,检测后根据检测的结果对产品进行自动对位校正,自动对位是在伺服马达的转动下通过马达连接器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吸附板以及产品旋转,完成对产品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0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自动针灸进针器
- 下一篇:8-丙二氰小檗碱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