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027.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严振东;吕新期;张超;宋洁珺;高英博;蒋力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 电池组 壳体 分离 泄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使用长时间后往往会产生气体,使电池壳内产生较高的气压,如该气压不及时释放,会产生锂电池的爆炸,特别是用于电动汽车的大功率锂电池,如发生爆炸,将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缓解电池组壳体内的压力、避免锂离子电池组的壳体爆裂,并在电池组内压降低后可自行复位的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芯,其特征是在阀体上设有进气孔、回液孔、气液分离腔和泄压腔,进气孔、回液孔分别在气液分离腔的上、下端,在气液分离腔和泄压腔之间设有回流通道,在阀体和阀盖之间设有溢液腔,阀芯通过弹簧和泄压压力调节螺钉定位在泄压腔与溢液腔之间,泄压压力调节螺钉定位在阀盖上,在阀盖上设有排气腔,溢液腔通过排气通道与排气腔贯通,排气腔上设有排气口,在阀盖上设有观察腔和透明观察窗,观察腔与溢液腔贯通。
所述的透明观察窗通过观察窗主体和观察窗密封圈固定在阀盖上。
在阀体和阀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安装时,首先将电池组壳体安装在阀体和阀盖之间,密封圈安装在电池组壳体与阀盖之间,可通过在阀盖上设置螺钉孔与阀体螺钉紧固,压紧密封圈达到密封目的。在阀芯和泄压腔之间可设有泄压孔密封圈,以保证没产生高压情况下泄压腔和溢液腔之间保持密封隔离状态。
所述的阀芯可以是球面状阀芯,球面状阀芯和弹簧位于同一轴线上,弹簧的一端套在安装在阀盖上的泄压压力调节螺钉上,另一端抵住球面状阀芯,球面状阀芯压向泄压腔,通过调节阀盖上的泄压压力调节螺钉的相对位置可改变弹簧的形变量,设定和控制阀芯开启和关闭的动作压力。当电池组内部气压达到动作压力时,阀芯6自动打开,缓解气压,避免锂离子电池组的壳体爆裂;在电池组内压降低后可自行通过弹簧复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直接安装在电池组壳体,当电池组壳体内部压力增加后,就促使电解液及多余气体从阀体内部进气孔及回液孔进入阀体内部的气液分离腔内进行第一级气液分离,通过重力和折流的作用,液体在气液分离腔内下沉并通过回液孔与外部的液体进行回流。气体和极少部分的液体再通过回流通道进入泄压腔进行泄压,并一起进入腔体内,再通过重力和折流的作用进行二次气液分离,液体通过溢液腔进入到观察腔,并能通过观察腔处安装在阀盖上的透明观察窗发现漏液现象,提醒要求对电池组进行检修。而多余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通道进入排气腔,并通过排气口排出阀体外,为达到一定的防水等级,在排气口及排气腔内设计了阻止液体从外部可能进入溢液腔的折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可通过透明观察窗及时了解观察腔内的积液量的多少,从而及时判断锂电池的安全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对锂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自动排放和复位,缓解电池组壳体内的压力,避免锂动力电池组的壳体爆裂,保证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电池组壳体2、密封圈3、阀盖4、泄压孔密封圈5、阀芯6、弹簧7、泄压压力调节螺钉8、透明观察窗9、观察窗主体10、观察窗密封圈11、进气孔A、回液孔B、气液分离腔C、回流通道D、泄压腔E、溢液腔F、观察腔G、排气通道H、排气腔I、排气口J。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壳体气液分离泄压阀,包括阀体1、阀盖4和阀芯6,在阀体1上设有进气孔A、回液孔B、气液分离腔C和泄压腔E,进气孔A、回液孔B分别在气液分离腔C的上、下端,在气液分离腔C和泄压腔E之间设有回流通道D,在阀体1和阀盖4之间设有溢液腔F,阀芯6通过弹簧7和泄压压力调节螺钉8定位在泄压腔E与溢液腔F之间,泄压压力调节螺钉8定位在阀盖4上,在阀盖4上设有排气腔I,溢液腔F通过排气通道H与排气腔I贯通,排气腔I上设有排气口J,在阀盖4上设有观察腔G和透明观察窗9,观察腔G与溢液腔F贯通。所述的透明观察窗9通过观察窗主体10和观察窗密封圈11固定在阀盖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活动拆卸扳手
- 下一篇:一种圆柱表面打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