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陶瓷阵列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6571.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张丽宏;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H01L4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陶瓷 阵列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模式多样化的的压电陶瓷阵列薄膜。
背景技术
现有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振动层中的陶瓷层是一大张完整的陶瓷片,只是其上的电极层被分割成了多个小块,但电极层的各个小块仍然相互连接,在利用逆压电效应时,整张压电陶瓷阵列薄膜只能接收一个输入信号,同时也只有一个振动状态,无法实现复杂的功能,无法提供更好的触觉体验。在利用压电效应时,无论按压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哪个位置都只有一个输出信号,因此只能提供非常简单的反馈信号。
由于陶瓷层是一大张完整的陶瓷片,在输入超声信号时难以形成多个边界固定的小单元,因此难以在空气中产生非线性效应,无法解调出人耳可听的声音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压电陶瓷阵列薄膜无法实现复杂的功能、无法提供复杂的反馈信号和无法解调出人耳可听的声音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电陶瓷阵列薄膜,所述压电陶瓷阵列薄膜包括基材和多个压电振动单元,所述多个压电振动单元相互独立的设置在所述基材上,每个所述压电振动单元包括压电陶瓷层和至少一对电极层,所述压电陶瓷层夹设在所述至少一对电极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压电振动单元在同一时间接收的驱动信号相同或者相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阵列薄膜包括保护层,所述压电振动单元位于所述基材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和所述保护层均为韧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阵列薄膜包括填充介质,所述填充介质位于所述基材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压电振动单元包括驱动信号线和焊点,所述焊点与所述电极层焊接,所述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焊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压电振动单元在所述基材表面呈阵列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压电振动单元的面积小于等于0.25平方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振动单元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者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厚度大于等于1毫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压电陶瓷阵列薄膜采用相互独立的压电振动单元,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控制模式,其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能够提供复杂的反馈信号,还能解调出人耳可听的声音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阵列薄膜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阵列分布举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多个压电振动单元振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阵列薄膜的凸起和凹陷控制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电陶瓷阵列薄膜,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压电陶瓷阵列薄膜1的厚度大于等于1毫米,其包括基材10和多个压电振动单元11,所述多个压电振动单元11相互独立的设置在所述基材10上。其中,所述基材10为起承载作用的一层平面材料,其可以是柔软可弯折的材料(如柔性板),也可以是有一定硬度而不可弯折的材料(如金属板或硬塑料平面),还可以是由多层材料层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6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