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单复极切换的化学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6458.3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晶;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9/12 | 分类号: | C25B9/12;C25C7/00;C25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单复极 切换 化学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单复极切换的化学电解槽。
背景技术:
电解槽进行电解反应的装置。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按电极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单极式和复极式两类电解槽,单极式电解槽中同极性的电极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电极两面的极性相同,即同时为阳极或同时为阴极。复极式电解槽两端的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成为阳极或阴极。复极式电解槽的电流较小,电压较高,所需直流电源的投资比单极式者省。复极式结构形式比较紧凑,但易漏电和短路,槽结构和操作管理比单极式复杂。现有的电解槽都是单体电解结构,对于不同电解质电解时更换电解方式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单复极切换的化学电解槽,它结构简单,兼容单复两种电解方式,能够随意切换方式,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解槽1、第一电极板2、第二电极板3、隔膜4,电解槽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板2,电解槽1的内部三等分点处设置有第二电极板3,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设置有隔膜4。
所述的第二电极板3为两块电极板拼接而成,中间采用搭扣连接,搭扣稳定极板的连接,使其不易左右偏移。
所述的第二电极板3与电解槽1之间采用转动轴承连接。能够将第二电极板3转置电解槽两侧,形成复极式电解结构。转动轴承转动是能够自动切断与电源电极的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极板2-1和第二电极板3-2均与负极输入端B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极板2-2和第二电极板3-1均与正极输入端A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兼容单复两种电解方式,能够随意切换方式,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极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极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解槽1、第一电极板2、第二电极板3、隔膜4,电解槽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板2,电解槽1的内部三等分点处设置有第二电极板3,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设置有隔膜4。
所述的第二电极板3为两块电极板拼接而成,中间采用搭扣连接,搭扣稳定极板的连接,使其不易左右偏移。
所述的第二电极板3与电解槽1之间采用转动轴承连接。能够将第二电极板3转置电解槽两侧,形成复极式电解结构。转动轴承转动是能够自动切断与电源电极的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极板2-1和第二电极板3-2均与负极输入端B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极板2-2和第二电极板3-1均与正极输入端A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兼容单复两种电解方式,能够随意切换方式,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6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