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5079.4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辉 |
主分类号: | B62D61/08 | 分类号: | B62D61/08;B60K17/1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330299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尽管交通工具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但在中小城市及城镇中三轮车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客运市场,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人力为主的客运三轮车正在被电动三轮车所替代,但是不论是人力三轮车还是电动三轮车都存在避震差的缺点,在骑行过程中,受路面凸凹不平或刹车的冲击震动,对骑行在车座或坐在后座上的人们易产生很大的惯性冲击,常使人体突然向后倾仰或与车座后背发生冲撞,目前的三轮车车架的前部安装在前轮上,后部坐落在后轮车轴上,虽然在车架与后轮车轴之间安装有避震弹簧,但由于车架是一个整体,所以前后轮的震动均被传递到车架上,缓冲减震性能差,影响了人们骑行电动三轮车的平稳舒适性;且蓄电池充电时取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前车轮、后车轮、底盘、车把、车轴、电动机、充电电池、固定箱、变速器、驾驶座、乘客座、控制器、减震器、车体,其中,电动机以充电电池为电源,安装在底盘后部的固定箱内并与车轴相连,带动车轴转动;充电电池安装在底盘后部托架上,且与车把上的控制开关连接,通过控制器与电动机形成运行回路;变速器设置在车轴上,控制开关通过变速线与变速器连接,驾驶座和乘客座安装在底盘上;在乘客座与底盘之间设有减震器;车体固定在底盘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乘客座后端设有靠背。
在本实用新型中,车体前面上方设有前窗、雨刷和车前灯,前面两侧设有后视镜,其顶部开有天窗;在车体后面两侧均安装有车门,车门上安装有门把手,通过拉动门把手上下车;并在车体顶盖下方两侧及后方分别安装有玻璃窗,三轮车在运行过程中,可打开玻璃窗,方便车内空气流动,通风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人们骑行电动三轮车受路面凸凹不平或刹车产生惯性冲击时,通过在乘客座与底盘之间设的减震器,缓冲乘客座与底盘之间的惯性冲击,且在乘客座后端设有靠背,提高乘客乘座电动三轮车的平稳舒适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乘客座与底盘之间设有减震器,缓冲乘客座与底盘之间的惯性冲击,且在乘客座后端设有靠背,提高乘客乘座电动三轮车的平稳舒适性,车体上部四周开有窗,通风效果好,乘座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底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前车轮1、后车轮2、底盘3、车把4、车轴5、电动机、充电电池、固定箱、变速器6、驾驶座7、乘客座8、控制器、减震器17、车体9。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以充电电池为电源,安装在底盘3后部的固定箱内并与车轴5相连,带动车轴5转动;充电电池安装在底盘5后部托架上,且与车把4上的控制开关连接,通过控制器与电动机形成运行回路;变速器6设置在车轴5上,控制开关通过变速线与变速器6连接,驾驶座7和乘客座8安装在底盘3上;在乘客座8与底盘3之间设有减震器17;车体9固定在底盘3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乘客座8后端设有靠背。
在本实施例中,车体9前面上方设有前窗10、雨刷11和车前灯12,前面两侧设有后视镜13,其顶部开有天窗14;在车体9后面两侧均安装有车门,车门上安装有门把手15,通过拉动门把手15上下车;并在车体9顶盖下方两侧及后方分别安装有玻璃窗16,三轮车在运行过程中,可打开玻璃窗16,方便车内空气流动,通风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当人们骑行电动三轮车受路面凸凹不平或刹车产生惯性冲击时,通过在乘客座8与底盘3之间设的减震器17,缓冲乘客座8与底盘3之间的惯性冲击,且在乘客座8后端设有靠背,提高乘客乘座电动三轮车的平稳舒适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辉,未经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5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偏心等弧激波轮推动的柱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轴式斜齿轮液下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