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499.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环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18 | 分类号: | B62K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便捷 拆装 结构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拆装方便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方便绿色节约的交通、健身工具,现在又许多人是将自行车当成短距离代步,甚至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而传统的自行车车架是全部焊接在一起的,当整个自行车需要包装运输时,除了座垫、前后轮、车把手这些大零件可拆卸包装外,车架因为是焊在一起只能直接包装,使得包装体积过大,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都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便捷的自行车,能快速拆装成小部件以便于运输。
一种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该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包括一驱动模组、一连接该驱动模组的支撑管、分别连接该驱动模组及该支撑管的上车架、安装在支撑管及上车架上的坐垫模组、以及安装在该上车架自由端的把手,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下车架及连接下车架的若干轮子,该下车架与上车架及支撑管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模组部分嵌入在支撑管内并通过螺钉与上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车架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嵌入该下车架的安装孔后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车架在安装孔两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连通该安装孔以增加所述支撑管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车架位于所述开槽的两侧面设有穿孔,在所述支撑管穿设所述安装孔后通过螺钉穿过该上车架的穿孔以将该支撑管牢固地固定在上车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通过一快拆结构安装在上车架的自由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各部件连接处通过螺钉及快拆结构连接,拆除螺钉及转动快拆结构后自行车分成尺寸相近的驱动模组、支撑管、上车架、坐垫模组以及把手,有效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组装后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沿着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便捷拆装结构的自行车包括一驱动模组10、一连接该驱动模组10的支撑管20、分别连接该驱动模组10及该支撑管20的上车架30、安装在支撑管20及上车架30上的坐垫模组40、以及安装在该上车架30自由端的把手50。
该驱动模组10包括一下车架11、分别连接该下车架11两端的驱动轮13及二从动轮14、安装在下车架11中部的脚踏15、及安装在下车架11内部连接该脚踏15与驱动轮13的连接装置。该下车架11呈弧形设计,由左右对称的壳体组合固定而成。该下车架11靠近驱动轮13的一端延伸有二安装板110,每一安装板110上对应设有二间隔的穿孔112。所述下车架11的中部顶端处设有安装孔116以收容所述支撑管20的下端。该下车架11对应该安装孔116的下方侧面设有二穿孔117。所述安装孔116及穿孔117均设置在脚踏15对应的安装位置的上方。
所述支撑管20为中空直管状设置。该支撑管20的下端设有穿孔27以对应下车架11的安装孔116。该支撑管20的顶部设有一穿孔28及一轴线的开口槽29,该开口槽29用于方便嵌入坐垫模组40的安装嵌入。
所述上车架30呈S型设置,其底端设有穿孔31以对应下车架11的穿孔112。上车架30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34及开设于安装孔34两侧的开槽36。所述开槽36连通所述贯穿孔34使得嵌入支撑管20时具有一定的预留空间。所述上车架30对该贯穿孔34及开槽36的侧面设有若干穿孔38,通过螺钉80将支撑管20及坐垫模组40固定。
所述坐垫模组40包括一坐垫41及与该坐垫41底部固定的定位管42。该定位管42的外径稍小于所述支撑管20的内径,以方便安装嵌入于该支撑管20内。
所述把手50通过一快拆结构60固定在上车架30的前端上。该把手50呈U型弯曲设置,其中部可拆卸固定在快拆结构60上。该快拆结构60包括上下夹子及连接上下夹子的手柄61,转动该手柄61即可通过该手柄61上的凸轮结构打开上下夹子或者锁紧上下夹子,从而快速安装把手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环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环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