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及其蜗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3713.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国;唐金;周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空调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空调的蜗壳和具有该蜗壳的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作为调节室内温度的电器,空调已完全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空调的舒适性是用户关心的焦点。影响空调舒适性的因素,包括制冷制热效果和静音效果。
如图1,现有的立式空调中,有一种具有两排风口的立式空调,有效的提高了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其包括外壳10、容置于外壳10中的风道蜗壳20和换热器40,外壳10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一个排风口12,中部正对风道蜗壳20处具有空气吸入口11,换热器40安装于上下两排风口12处。风道蜗壳20如图2所示,包括一吸入及排出空气的空腔,该空腔内安装有离心风机30,所述空腔包括一进风口21和两出风口22,进风口21正对外壳10的空气吸入口11,两出风口22分别对应上下排风口12。离心风机30将空气从空气吸入口11通过风道蜗壳20的进风口21吸入蜗壳20,再从蜗壳20的两出风口22甩出,经换热器40换热后从上下两排风口12排出进入室内,从而实现上下同时送风,提高了制冷制热效果。
离心风机30在蜗壳20内旋转时,将空气吸入蜗壳20的空腔并甩向空腔的上下两内壁面,使得该两内壁面正面承受空气的压力,因此上下内壁面又称为空腔的压力面23。结合参见图3,空气被甩向压力面23发生碰撞后,又向各个方向发散反射形成二次流动,从而使得离心风机30边缘与蜗壳20的压力面23之间形成漩涡,导致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漩涡导致气流紊乱,空气不能顺畅平稳的从出风口22排出,影响出风量和出风强度,进而影响制冷制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及立式空调,旨在降低噪音、提高制冷制热效果。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蜗壳,包括一吸入及排出空气的空腔,该空腔具有承受空气压力的压力面,所述压力面上设有沿空气排出方向延伸的整流槽。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离心风机,该空腔包括两出风口,该两出风口关于所述离心风机中心对称。
优选地,所述整流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整流槽均匀的分布于压力面上,且所述压力面的横截面的轮廓线为正弦曲线形状。
优选地,所述正弦曲线的圆弧半径大于等于4mm。
优选地,所述压力面上的整流槽大于等于12个。
优选地,所述整流槽的深度为h,且4mm≤h≤16mm。
优选地,所述整流槽的宽度大于等于7mm。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蜗壳,该蜗壳包括一吸入及排出空气的空腔,该空腔具有承受空气压力的压力面,所述压力面上设有沿空气排出方向延伸的整流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所述下排风口处设有储物腔,该储物腔内设有物品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蜗壳,于压力面上设置了整流槽,通过整流槽对甩向压力面的空气流场进行有效的梳导,避免气流杂乱的四处反射、相互干扰而形成漩涡,引导气流往出风口方向流动,最终使得气流均匀平稳的从出风口排出,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噪音、增加了出风量、提高了出风强度,进而提高了空调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风道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蜗壳内部流场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蜗壳一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5是图4中蜗壳拆掉离心风机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蜗壳的一压力面上整流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4中蜗壳内部流场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立式空调的正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3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提式可更新的电力供应系统
- 下一篇:光伏直流离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