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装置及设有该防震装置的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477.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2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麻方庞;丁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装置 设有 排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装置及设有该防震装置的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油电子控制式发动机的广泛应用,排气净化装置越来越多地连接氧传感器;连接氧传感器的线束多为塑料件,其工作时处于高温、震动的环境,氧传感器线束接头处易发生疲劳失效的情况。
现有的在震动环境中连接线束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种为在线束的头部的线束外加弹簧使之受力均匀。这种连接方式有以下缺点:传感器震动时,线束的绝缘橡胶与弹簧摩擦,易出现绝缘橡胶磨损电线在正常使用期限内短路或折断等失效;且弹簧锈蚀加剧绝缘橡胶的磨损速度。
另一种为在线束头部采用特殊的橡胶结构。这种连接方式有以下缺点:橡胶易热疲劳失效,失效后特殊橡胶结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与线束一起抖动,引起线束在正常使用期限内折断失效;线束较长时抖动幅度更大。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装置及设有该防震装置的排气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线束连接在震动环境中橡胶易磨损,以致失效,寿命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装置,该防震装置包括法兰盘及支架,所述法兰盘及支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且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限位突起。
其中,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及带有法兰面的锁紧螺母与所述支架连接。
其中,所述法兰盘通过螺钉、普通螺母及平垫圈与所述支架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为钣金件,采用冲压工艺制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所述防震装置。
其中,排气系统还包括氧传感器及接插件,所述氧传感器位于排气管的一端,所述接插件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插接于车架上。
其中,从所述氧传感器引出的线束扎固于所述接插件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所述法兰盘及支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且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限位突起;这样接插件与排气管通过所述支架刚性连接,排气管震动时,接插件与排气管同时运动,能有效减少氧传感器接线处的受力,增加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2:支架;3:限位突起;4:法兰盘;5:带有法兰面的锁紧螺母;6:车架;7:氧传感器;8:线束;9:排气管;10: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震装置,该防震装置包括法兰盘4及支架2,所述法兰盘4及支架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2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且所述支架2的一端设有限位突起3。
所述法兰盘4通过螺栓1及带有法兰面的锁紧螺母5与所述支架2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栓1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
所述法兰盘4也可以通过螺钉、普通螺母及平垫圈与所述支架2连接。
所述支架2为钣金件,采用冲压工艺制作。采用钣金件冲压工艺可以大大较少支架2的生产成本。
使用时,使用气动扳手对螺栓1施力时,螺栓1顺时针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支架2旋转,直到限位突起3与法兰盘4接触,这样支架2基本定位,直至螺栓1紧固。
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且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限位突起;这样接插件与排气管通过所述支架刚性连接,排气管震动时,接插件与排气管同时运动,能有效减少氧传感器接线处的受力,增加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肿瘤积水病人辅助架
- 下一篇:一种带螺旋气道式阻尼扩散器的直排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