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684.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9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平;王善健;江淑红;李合东;赵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1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铭牌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车身铭牌打码一般是在总装车间装配线上来完成的,打码固定机构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不方便移动,当别的部门需要车身铭牌时要到总装车间打码,不但影响了总装车间正常的生产秩序,操作流程也极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以解决目前打码固定机构携带不方便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座;
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定模块,所述第一定模块设有与车身铭牌的第一边配合的第一抵靠面;
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在其滑动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定模块的第一工作位置和远离所述第一定模块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滑动件设有与车身铭牌的第二边配合的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平行相对设置;
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与固定座之间、控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位置的滑动控制件。
优选地,所述滑动控制件包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铰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并与所述连接部成L形分布的手柄部。
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具有所述第二抵靠面的动模块、以及一端与所述动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控制件的连接部的所述另一端铰接的连杆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轴向沿所述滑动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动模块固定的直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杆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另一端铰接的C形曲杆。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所述直杆穿过、与所述直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
优选地,所述直杆外套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动模块和导向套接触的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滑动导向槽,所述动模块包括位于所述滑动导向槽内的滑动导向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还固定有第二定模块,所述第二定模块具有与所述车身铭牌的第三边配合的第三抵靠面,所述第三抵靠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垂直并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的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解决了目前打码固定机构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具有成本低廉、携带方便、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固定座和第一、第二定模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滑动件和滑动控制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滑动件和滑动控制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本实施例一种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汽车车身铭牌打码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座100;
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00上的第一定模块200,所述第一定模块200设有与车身铭牌300的第一边310配合的第一抵靠面210;
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00上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在其滑动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定模块200的第一工作位置和远离所述第一定模块200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滑动件设有与车身铭牌300的第二边320配合的第二抵靠面510,所述第二抵靠面510与所述第一抵靠面210平行相对设置;
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与固定座100之间、控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位置的滑动控制件400。
本实施例的固定机构尺寸较小,在本实施例中,其平面尺寸为180mm*140mm,便于携带,可以拿到任何需要打码的地方使用,此外其还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的车身铭牌在打码固定机构上的牢固定位。使用时,将车身铭牌300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0上,将车身铭牌300的第一边310抵靠在所述第一抵靠面210上,通过滑动控制件400可以控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位置,使得所述滑动件的第二抵靠面510抵靠在所述车身铭牌300的第二边320上,将所述车身铭牌300固定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贯通式驱动桥花键主轴
- 下一篇:一种平衡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