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8286.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白贵平;李全;李天华;周启;赖楚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王东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虽然水资源总量很大,但由于空间及时间上分布不均,而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水资源也成为了紧缺资源,采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很有必要,其中,合理有效利用雨水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手段。特别是对于屋顶面积较大的建筑,设计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回收雨水进行再次利用,节约了淡水资源。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弃流池、缓冲池、反冲过滤器、旁通处理系统、第一集水罐、第二集水罐及水箱,所述弃流池的进水侧设有粗格栅,所述弃流池的出水侧设有细格栅;所述集水池通过管道与弃流池相连通,所述弃流池于出水侧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弃流池通过出水口与所述缓冲池连通,所述反冲过滤器进水端连接缓冲池,所述反冲过滤器出水端连接第一集水罐一端,所述第一集水罐的另一端连接旁通处理系统一端,所述旁通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第二集水罐一端;所述第二集水罐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池内设有浮球阀控制装置,所述浮球阀控制装置感应控制缓冲池内的水位值。
进一步地,所述反冲过滤器为滤床过滤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旁通处理系统连接有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将落到集水池的雨水依次通过弃流池、缓冲池、反冲过滤器、第一集水罐、旁通处理系统、第二集水罐及水箱,对雨水进行净化并再次利用,节约了淡水资源,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10、弃流池20、缓冲池30、反冲过滤器40、旁通处理系统60、第一集水罐50、第二集水罐70及水箱80。
该弃流池20的进水侧设有粗格栅21,出水侧设有细格栅22;该集水池10通过管道与弃流池20相连通,该集水池10于出水侧开设有出水口(图未示),该集水池10通过出水口与缓冲池30连通。该缓冲池30内设有浮球阀控制装置(图未示),该浮球阀控制装置通过感应控制缓冲池30内的水位值来调节供给到反冲过滤器40的供水量。
所述反冲过滤器40进水端连接缓冲池30,出水端连接第一集水罐50一端。该反冲过滤器40采用滤床过滤结构,对雨水进行粗过滤,主要用作软化、除盐及纯水系统的预处理。
该第一集水罐50的另一端连接旁通处理系统60一端,该旁通处理系统60连接第二集水罐70一端。该旁通处理系统60连接有电极。旁通处理系统60采用脉冲式低压电场原理,根据水质的变化自动调整工作输出信号。经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溶解氧得到活化,在电极的电解下,水中产生大量的OH-、O2-、H2O2及大量活性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彻底杀灭水中微生物及各种藻类,从而达到优良的除菌灭藻功能,防止垢的形成。
该第二集水罐70另一端与水箱80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雨水落到集水池10中积聚起来,雨水通过管道进入集水池10,经过粗格栅21进行第一次过滤,大块固体物被粗格栅21拦截在外面,粗过滤后的雨水再经过细格栅22的细过滤后,进入缓冲池30。缓冲池30的水位上升,浮球阀控制装置(图未示)感应控制缓冲池30的水位值,当雨水量达到预定值后,提升泵将缓冲池内的雨水泵入反冲过滤器40。反冲过滤器40采用滤床过滤结构,过滤后的雨水进入第一集水罐50。
第一集水罐50的雨水再经过旁通处理系统60进行消毒除垢后,进入第二集水罐70。最后通过水泵将第二集水罐70中的雨水泵入水箱80中,以供再利用。至此回收完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8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建筑的应急排水管道
- 下一篇:驾驶室及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