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法脱除异戊二烯中微量环戊二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979.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来;王新武;侯秋行;李玉皎;孙春蕾;陶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18 | 分类号: | C07C11/18;C07C7/148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脱除 异戊二烯中 微量 环戊二烯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化学法脱除异戊二烯中微量环戊二烯的装置,属于化工工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异戊二烯中微量环戊二烯的装置,属于异戊二烯的精制设备。
背景技术
石油裂解C5馏分资源的综合利用日益成为化工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裂解C5馏分中,含量最多和最有价值的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环戊二烯(CPD)等双烯烃,其中异戊二烯的价值尤为突出,可以用于合成异戊橡胶等。
从C5原料中分离异戊二烯,由于沸差小和存在共沸等原因,除炔烃外,异戊二烯中的环戊二烯脱除难度非常大,通过工业精馏的过程很难将环戊二烯完全脱除,同时也会造成装置的回流比很大,使能耗急剧增加。在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的聚合物生产过程中,即使存在ppm级别的环戊二烯,仍然会对聚合产品性质产生影响,所以微量环戊二烯需要得到彻底脱除。针对异戊二烯中含有的ppm级别的环戊二烯,目前的脱除方法主要有萃取精馏、超级精馏等方法,这些方法或成本较高,或工艺复杂,或对设备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提纯度很高的使用化学方法将混在异戊二烯中的环戊二烯进行脱除的一种化学法脱除异戊二烯中微量环戊二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化学法脱除异戊二烯中微量环戊二烯的装置,包括精馏塔和第二进料泵,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通过管路与第一进料泵相连,第一进料泵通过管路与静态混合器相连,静态混合器通过管路和阀门与脱除反应装置相连,脱除反应装置通过管路和阀门与第二进料泵相连,第二进料泵通过管路与精馏塔相连。
所述的脱除反应装置包括第一脱除反应器和第二脱除反应器,第一脱除反应器和第二脱除反应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或并联。
所述的阀门为五个,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同时连接第一进料泵的进料口,第一进料泵的出料口依次连接静态混合器和第四阀门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脱除反应器的进料口,另一路与第五阀门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脱除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五阀门的另一端汇入同一条管道之后与第二脱除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脱除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汇入第一出料管后依次连接第三阀门和第二进料泵,然后与位于精馏塔下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的第一脱除反应器和第二脱除反应器结构相同,内部装有固体碱分子筛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脱除剂为酮类脱除剂,可定向的脱除其中微量的环戊二烯,且选择性非常好。其原理是脱除剂酮类和异戊二烯中的环戊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富烯类化合物和水,该类化合物与异戊二烯很容易分离,而将异戊二烯中的环戊二烯脱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该装置可以避免现有脱除方法成本较高、工序复杂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2、通过使用酮类脱除剂,该类脱除剂可以定向的脱除其中微量的环戊二烯,且选择性非常好,从而保持了很高的提纯度,能够将异戊二烯中的环戊二烯的含量控制在1ppm以内;
3、经精馏塔分离后的产物一部分可以经过处理后再次循环使用,另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提高了异戊二烯下游聚合产品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化学法脱除异戊二烯中微量环戊二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脱除反应器 2、第一阀门 3、第二脱除反应器 4、第一出料管 5、精馏塔 6、第二出料管 7、第二阀门 8、第三阀门 9、第一进料管 10、第二进料管 11、第一进料泵 12、第二进料泵 13、静态混合器 14、第四阀门 15、第五阀门 16、再沸器 17、第三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预压阻尼力的倒置式后减震
- 下一篇:隔墙板安装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