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9317.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鸿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环形 压制 分流 结构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
背景技术
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换热器作为炼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力等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单元设备。目前汽车空调用铝制换热器基本采用钎焊工艺,涂覆层焊料为4045,除去基材缺陷的废品外,焊料的堆积溶蚀为面积较大,因而,目前的钎焊工艺水平在众多的汽车配套芯体厂家分出很多级别,钎焊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车用铝制换热器的质量;而溶蚀主要集中于集流管和铝管之间,因集流管的表面涂覆焊料厚度厚,导致焊料熔融后大量流动,若采用在铝管上设置阻流片的方式,则又无法彻底解决集流管上的焊料熔融现象,同时,在铝管上加工又会浪费较大的生产成本,无法确保扁管和集流管的插入间隙得以吸附足量的焊料,仍然存在着溶蚀的隐患。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做出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压制分流隔离结构、有利于提高换热器寿命、可降低局部焊漏率、便于生产的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包括集流管体与铝管体,位于集流管体与铝管体连接处的集流管体外部增设一道环形阻流带并且该环形阻流带内表面紧固于集流管体外壁面上,同时,所述集流管体内壁面增设一层内置阻流圈,位于铝管体外表面分布若干矩形翅片。每两个相邻的矩形翅片之间所间隔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集流管与铝管连接位置处的集流管外壁面增设一道环形阻流带,同时,在集流管内壁面增设一圈内置阻流圈,二者配合可实现压制分流结构,可使多余焊料会顺分流结构离开换热器,提高了扁管钎焊后管壁因溶蚀而降低的厚度,有利于提高换热器寿命、可降低局部焊漏率、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结构图。
图中:1、集流管体;2、铝管体;3、环形阻流带;4、内置阻流圈;5、矩形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具有环形压制分流结构的换热管,包括集流管体1与铝管体2,位于集流管体1外侧与铝管体2连接位置处的集流管体1上增设一道环形阻流带3并且该环形阻流带3内表面紧固于集流管体1外壁面上,同时,所述集流管体1内壁面增设一层内置阻流圈4,位于铝管体2外表面分布若干矩形翅片5,每两个相邻的矩形翅片5之间所间隔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鸿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鸿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9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