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清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9138.6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林;陈世超;张跃敏;李彦;刘亚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9/06;E02F3/88;E02F3/9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清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驱动的疏浚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厂循环水池的水下清淤作业的水下清淤机。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厂冷却循环水池大多为开放式结构,空气中的粉尘、煤灰等细小颗粒容易进入循环水池,当淤积物较多时对冷却水池的功能影响较大。水池中淤积物颗粒细小,易扩散,在水中沉降速度很慢。水池中分布0.5m×0.5m支撑立柱,立柱间隔5m,活动空间有限。基于以上特点,目前的耙吸式、绞吸式、链斗式、抓扬式、铲斗式等清淤方式和装置都不适用于电厂循环水池清淤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可有效扩大清淤范围,消除清淤死角的水下清淤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清淤机,包括纵向浮架系统、横向浮架系统和泵吸系统,横向浮架系统包括横向连杆、用于沿横向连杆移动的移动车架和设置在横向连杆上的浮体,纵向浮架系统包括纵向连杆和设置在纵向连杆上的主浮体,纵向连杆与横向连杆交叉设置,纵向连杆与横向连杆的移动车架滑动连接,主浮体位于移动车架一侧,泵吸系统包括潜污泵,潜污泵安装于主浮体的下侧。
纵向浮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纵向连杆上的平衡浮体,移动车架位于主浮体与平衡浮体之间,主浮体与平衡浮体上各安装一卷筒,一根钢丝绳依次缠绕过两卷筒并且两端连接在移动车架上,主浮体或者平衡浮体上的卷筒与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横向连杆上固设有齿条,齿条沿横向连杆横向延伸,移动车架设有齿轮轴,齿轮轴顶部设有手柄,齿轮轴底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所述移动车架与横向连杆为轨道连接。
所述主浮体通过上下伸缩装置连接潜污泵。
主浮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上下伸缩装置为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滚珠丝杠装置,滚珠丝杠装置的丝杠与电机连接,潜污泵固设在滚珠丝杠装置的螺母上。
所述潜污泵进口处设置吸口,吸口的后侧设有滚轮,潜污泵的排口处设有排泥管。
所述浮体为浮箱,主浮体为主浮箱,平衡浮体为平衡浮箱。
所述横向连杆的两端各设一卡手,卡手具有夹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横、纵向浮架系统交互运动,纵向浮架系统可在移动车架上沿纵向移动,泵吸系统也随之前后纵向移动,并且整个纵向浮架系统可随移动车架沿横向连杆横向移动,泵吸系统也随之横向移动,这样有效扩大泵吸系统的清淤范围,消除清淤死角。由于吸口和排污泵直接相连,省去了中间的连接管,有效减少其间的管路损失;吸口为半封闭斗式结构,在工作时减少对泥浆的扰动,改善清淤效果;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应用于电厂循环水池时,将横向连杆的两卡手夹在循环水池的两立柱上,这样,合理利用循环水池内的立柱,作为横向浮架系统的支点,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下清淤机是一种尤其适合在电厂循环水池进行清淤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水下清淤机,包括纵向浮架系统、横向浮架系统和泵吸系统。
横向浮架系统包括横向连杆9、用于沿横向连杆9移动的移动车架8和设置在横向连杆9上的浮体7,所述浮体7为浮箱,浮体7共设置两个,分别对称设于移动车架8的两侧。所述移动车架8与横向连杆9为轨道连接,横向连杆9为内卷边冷弯槽钢,槽钢的开口向上,槽钢内的横向空腔形成所述轨道,在移动车架8的底端设有用于插入横向连杆9槽钢内的滑块,并且移动车架8通过该滑块在横向连杆9上横向滑动。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轨道的结构形式不限,能实现使移动车架8在横向连杆9上并沿其横向滑动均可。
所述横向连杆9上固设有齿条6,齿条6固设于所述内卷边冷弯槽钢的侧边,齿条6沿横向连杆9横向延伸,移动车架8设有竖直的齿轮轴21,齿轮轴21顶部设有手柄4,齿轮轴21底部设有与齿条6啮合的齿轮5。这样,手动旋转手柄4,即可带动车架横向移动。
所述横向连杆9的两端各设一卡手18,卡手18具有夹口。两卡口用于夹住电厂循环水池的两立柱19,横向连杆9的长度等于循环水池内两柱子间的间距,两浮体7用于使横向连杆9以及移动车架8浮在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9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理教学用升降式挂图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多媒体教学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