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花钻杆井下专用拆卸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268.4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于俊洋;成艳英;刘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俊洋;成艳英;刘谦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花 钻杆 井下 专用 拆卸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拆卸麻花钻杆的井下专用扳手。
瓦斯治理是关系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目前全国各大矿区均采用钻屑法(通过向煤体打钻,采集钻进不同深度的钻屑量及瓦斯涌出数据)进行瓦斯灾害的预测。进行钻屑预测需采用煤电钻或小型风动钻机,其配套钻杆为麻花钻杆。
在使用过程中,相邻两个麻花钻杆首尾通过内外螺纹直接进行连接,螺纹拧紧方向与钻杆转动方向相同。麻花钻杆长时间使用螺纹丝扣变形或者钻机超负荷运转均会造成相邻钻杆拧死,使得钻杆不能从钻孔中一根根依序取出。为了增大排粉量,不同直径d型号的麻花钻杆外侧均加工有螺旋棱,其螺旋角β=18°~30°不等,造成螺旋棱间距L不等。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井下作业环境严禁敲击铁质金属;另外由于麻花钻杆独特的外形,尚无能够针对各种型号麻花钻杆拆卸的井下特制工具,普通的扳手和钳具难以进行加持固定,因此处理麻花钻杆拧死是一件费时费力地工序。
针对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花钻杆井下专用拆卸扳手。
为了达到拆卸麻花钻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主体部分包括上钳爪、调节螺丝、扳手手柄、下钳爪、固定螺栓。上钳爪柄部加工有螺纹,并由扳手手柄矩形孔穿出与调节螺丝相连;下钳爪为活动可拆卸部件,使用时套接在扳手手柄固定条上,固定螺栓旋入下钳爪螺纹孔并抵上固定条,实现下钳爪活动部件固定。钳口宽度可调,上下钳爪夹持面均加工多条具有一定深度的斜向V型凹槽,完全符合麻花钻杆螺旋棱结构特点,下钳爪可根据螺旋棱间距进行调节。本专利结构简单,使用过程方便省力,可满足井下不同型号麻花钻杆的快速拆卸。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麻花钻杆专用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1是麻花钻杆专用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钳爪5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下钳爪5位于A‑A方向剖面图。
图4是图2中下钳爪5夹持面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扳手手柄3和固定条4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B‑B方向扳手手柄3和固定条4相对位置剖面图。
图中:1‑上钳爪;2‑调节螺丝;3‑扳手手柄;4‑固定条(焊接于3上);5‑下钳爪;6‑固定螺栓;7‑圆柱孔;8‑矩形孔;9‑螺纹孔;10‑矩形孔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的描述:
上钳爪1柄部开丝,旋动调节螺丝2带动上钳爪1运动,扳手钳口张开,卡在麻花钻杆上,满足麻花钻杆的不同直径d要求;在上下钳爪夹持面加工斜向的具有一定深度的V型凹槽,如图4所示;用上钳爪1凹槽卡住麻花钻杆螺旋棱;固定条4焊接在扳手手柄3上;可拆卸部件下钳爪5,使用时套在固定条4上,沿着固定条4移动,寻找与下钳爪5最近的麻花钻杆螺旋棱,并将螺旋棱卡入下钳爪5凹槽内,以适应不同型号麻花钻杆螺旋棱间距L;下活动钳爪5在厚度断面开有两个螺纹孔9,如图3所示,将两个固定螺栓6旋入下钳爪5螺纹孔9内;旋紧固定螺栓6,使其固定在固定条4上,从而将下钳爪5位置固定;旋紧调节螺丝2,这时与拆卸钻杆相连的多根钻杆尚位于钻孔内,上下钳爪非正对产生的力矩不会使钻杆发生平面转动,钳口收缩可将麻花钻杆抱死,至此完成一个麻花钻杆固定。重复上述操作,利用另一个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扳手完成相邻拧死钻杆的固定,通过向两个扳手的手柄3分别施加反向作用力可将钻杆拧开,进而可以将钻杆一根根从钻孔中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俊洋;成艳英;刘谦,未经于俊洋;成艳英;刘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炕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板强化并带有插孔的蜂窝纸板包装箱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