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400.8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陆留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利群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9 | 分类号: | D01D1/09;G05D16/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挤压 压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涤纶短丝切片纺丝技术,尤其涉及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切片纺丝工艺流程为:经干燥过的切片,送螺杆挤压机内加温加压制成纺丝溶液,再经连续过滤器后由纺丝泵(计量泵)计量并压入纺丝组件,由喷丝孔喷出的溶体细流经纺丝侧吹风窗冷却形成纤维丝束。纤维丝束冷却成形后,进入纺丝通道之前需进行集束上油,最终形成丝束纤维,该丝束纤维经六辊牵伸机后由喂入轮喂至盛丝桶。
螺杆挤压机是切片纺丝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输送、熔融和混炼高分子聚合物,并将熔体送出,使其达到纺丝工艺要求。螺杆挤压机控制的最终参数不是螺杆速度而是螺杆出口熔体压力。现有的螺杆挤压机均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传动,变频调速。电动机的容量取决于螺杆的直径和运转速度。
现有的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安装在螺杆出口处,将熔体压力转换为电信号送至压力调节器,压力信号在压力调节器中与压力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其差值为零,则压力调节器输出信号不变;若其差值为正或者负,则压力调节器输出控制信号直接调节电动机和螺杆转速,使熔体压力维持不变。该控制装置中,若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动机和螺杆转速与正在运行的电动机和螺杆转速的差别较大的话,电动机和螺杆需要直接、迅速调整到控制转速,对电动机和螺杆的损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通过避免电动机和螺杆的迅速加速,提高电动机和螺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设定器、带有规则库的模糊控制器、电动机、螺杆、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转速传感器和转速变送器,
所述电动机驱动螺杆转动;
所述转速传感器对电动机的转速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给转速变送器;
所述转速变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转速数字信号并传送给模糊控制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对螺杆出口处的熔体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给压力变送器;
所述压力变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压力数字信号并传送给模糊控制器;
所述压力设定器用于设定螺杆出口处的熔体压力的理想值;
所述模糊控制器将理想值、压力数字信号以及转速数字信号相综合,依据规则库得出电动机的转速控制信号。
优选的,所述转速传感器包括光电码盘与投射型光耦合器的配合,或者包括旋转编码器。
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它与传统控制器依赖于系统行为参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不同的是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需要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尤其体现在对规则库的设计),因此本案可以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合理设计出规则库,避免电动机和螺杆的突然加速,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通过模糊控制器可以柔和调节电动机和螺杆的转速,避免电动机和螺杆的突然加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为一种螺杆挤压机的熔体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设定器、带有规则库的模糊控制器、电动机、螺杆、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转速传感器和转速变送器,
所述电动机驱动螺杆转动;
所述转速传感器对电动机的转速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给转速变送器;
所述转速变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转速数字信号并传送给模糊控制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对螺杆出口处的熔体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给压力变送器;
所述压力变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压力数字信号并传送给模糊控制器;
所述压力设定器用于设定螺杆出口处的熔体压力的理想值;
所述模糊控制器将理想值、压力数字信号以及转速数字信号相综合,依据规则库得出电动机的转速控制信号。
所述转速传感器包括光电码盘与投射型光耦合器的配合,或者包括旋转编码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利群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利群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