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2747.9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耕;陈建伸;谢秉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4 | 分类号: | F16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绝缘连结件连接二套接件的连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两个传动轴之间的动力连结通常会使用一连轴器来连结,例如在一般汽车中,引擎与变速箱之间会利用连轴器来连动,使引擎所产生的动力可以经由变速箱来调整动力的输出。而在电动车方面,通常是利用马达装置来产生动力,然后再通过连轴器将马达所产生的动力传送至变速箱,然而由于现有的连轴器主要是由金属所制成,因此应用在利用电力产生动力或利用动力产生电力的动力装置时,常常容易造成电流的外漏,增加使用上的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动装置,其利用绝缘连结件连接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使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分别连结二传动轴,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电流在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之间流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动装置,其用于连接一动力装置与一传动装置,而连动装置包括一第一套接件、一第二套接件以及一绝缘连结件。
第一套接件包括一第一盘体、一第一套接部、一第一穿孔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嵌合件。第一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套接面与一第一卡接面;第一套接部一体成型地设置于第一套接面;第一穿孔开设于第一盘体与第一套接部中心,并用以连接传动装置的传动轴;第一嵌合件一体成型地设置于第一卡接面,且第一嵌合件均匀地环绕于第一穿孔。
第二套接件包括一第二盘体、一第二套接部、一第二穿孔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嵌合件。第二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二套接面与一第二卡接面,且第二卡接面与第一卡接面相对应;第二套接部一体成型地设置于第二套接面;第二穿孔开设于第二盘体与第二套接部中心,并用以连接动力装置的传动轴;第二嵌合件一体成型地设置于第二卡接面,且第二嵌合件均匀地环绕于第二穿孔。
绝缘连结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连结面与一第二连结面,且绝缘连结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嵌合槽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嵌合槽。第一嵌合槽开设于第一连结面,而第一嵌合件对应地嵌合于第一嵌合槽;第二嵌合槽开设于第二连结面,而第二嵌合件对应地嵌合于第二嵌合槽。
其中,通过绝缘连结件嵌合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且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分别连接于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藉以使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于传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嵌合槽与第二嵌合槽交错地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穿孔开设有至少两个线槽。较佳者,上述第一套接件还包括一C型环,其套设于第一套接部,用以紧迫第一套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各设有一齿合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套接件还包括一垫环,其设置于第二穿孔,并抵接于第二连结面。
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从以上述可知,相较于习知技术所述的连轴器,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动装置中,以一绝缘连结件来连接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因此在马达或发电机等动力装置的传动轴连接于第一套接件与第二套接件其中至少一者时,动力装置的电流不会传到另一传动轴上,藉以有效的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连动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连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连动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连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连动装置 1第一套接件 11第一盘体 111第一套接面 112第一卡接面
12第一套接部 13第一穿孔 131齿合结构 132线槽 14第一嵌合件
15C型环 2第二套接件 21第二盘体 211第二套接面 212第二卡接面
22第二套接部 23第二穿孔 231齿合结构 24第二嵌合件 25垫环
3绝缘连结件 31第一连结面 32第二连结面 33第一嵌合槽 34第二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机行星式变速箱活塞复位结构
- 下一篇:电除尘器自润滑式尘中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