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迷流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0107.6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闫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景立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25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迷流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迷流收集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普及成为现代大中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随之而来的轨道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地铁迷流对轨道交通带来的安全隐患随之产生。地铁迷流,又称地铁杂散电流,主要是指由采用直流供电牵引方式的地铁列车在地下铁道运行时泄露到道床及周围土壤介质中的电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具有启动平稳、调速方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此产生的地铁迷流腐蚀对轨交本身及周边结构的影响对轨交安全运营产生很大的障碍。在采用直流供电系统方式当中,列车直流牵引系统采用正极接触网,而走行轨兼做负回流线,随着轨道运营时间推移,由于受到污染、潮湿、渗水、漏水、高地应力破坏因素的影响,是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中的轨、地绝缘性能降低或先期防护措施失效,势必增大了由走行轨泄露到土壤介质中的杂散电流。地铁迷流的存在主要是对地铁周围的埋地金属管道、通讯电缆外皮以及车站和区间隧道主体结构中的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这种电化学腐蚀不仅能缩短金属管、线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降低地铁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甚至酿成灾害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杂散电流收集和排流的防迷流收集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迷流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端头、端子杆,所述铜端头轴向设有深为25-35mm直径为15-20mm的螺纹孔,所述铜端头上设有2个防扭动侧翼,所述铜端头的铜含量不低于98%,所述端子杆的直径为22-30mm,所述铜端头与端子杆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铜端头轴向螺纹孔深为28-35mm,直径为15-18mm。
作为优选:所述放迷流收集器长为190-200mm。
作为优选:所述端子杆直径为22-28mm。
作为优选:所述端子杆的材质为圆钢。
铜端头与端子杆之间采用放热焊,铜端头1为热锻压工艺制造,焊接点直流电阻小于38μΩ,单个买入式端子整体电阻不大于180μΩ,铜端头1与端子杆结合处面积不小于500mm2,载流量不小于600A。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带有侧翼的铜端头与端子杆放热焊连接组成的防迷流收集器通过螺纹栓与铜端头轴向的螺纹孔连接固定连接,防止拧入螺栓时造成迷流收集器旋转松动,以及提高了收集器的载流量,很好的起到收集杂散电流和排流的作用,保护了轨道和混凝土钢筋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直流供电牵引方式的地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新型防迷流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端头1、端子杆2,所述铜端头1轴向设有深为25-35mm直径为15-20mm的螺纹孔3,所述铜端头1上设有2个防扭动侧翼4,所述铜端头1的铜含量不低于98%,所述端子杆2的直径为22-30mm,所述铜端头1与端子杆2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铜端头1轴向螺纹孔3深为28-35mm,直径为15-18mm。
作为优选:所述放迷流收集器长为190-200mm。
作为优选:所述端子杆2直径为22-28mm。
作为优选:所述端子杆2的材质为圆钢。
铜端头1与端子杆2之间采用放热焊,铜端头1为热锻压工艺制造,焊接点直流电阻小于38μΩ,单个埋入式端子整体电阻不大于180μΩ,铜端头1与端子杆2结合处面积不小于500mm2,载流量不小于600A。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景立,未经闫景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0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单调性提醒装置
- 下一篇:盘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