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7107.7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渊明;崔学君;张志明;李强;陈立果;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3H16/08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广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要求也越来越来多,而娱乐生活也将会是人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诸如水上娱乐场所等也在快速地发展和建设,使越来越多人喜欢在水上游乐玩耍。但目前国内水上游乐设备不丰富,造价也贵,随着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各种水上游乐园的大规模建立,迫切需要一种造价低廉,用途广泛的自行设备,比如水上自行车。发明人之前申请了一种“水上休闲自行车”(申请号201220324508.3),通过将现行的陆上自行车改造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实现了人们在水上的行驶,水上放松娱乐的愿望,人们可以自己驾驶在水上自由地观光和游玩。但是,这种水上休闲自行车都是要用传动链条和传动齿轮来带动叶轮叶片的转动,结构较复杂,而且传动效率也低,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利用平常骑的自行车来改制的水陆两用自行车。该自行车不用传动系统,传动直接由脚到叶轮,使机械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可以同时满足现代人们的水上休闲娱乐愿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动力系统、浮力系统和转向系统;
所述动力系统为脚踏板直接带动的、位于两侧的、对称的2只入水叶轮;
所述浮力系统为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浮体,该浮体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自行车的后座以及车龙头的下方;
所述转向系统为在所述自行车的前轮轴上所安装的一可上下转动的竖直薄片,当转到下方时所述薄片可浸入水中作为导向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水叶轮的形状为一圆周上均匀环绕有若干叶片的圆盘,通过工字型构件与所述脚踏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系统中的脚踏板与取消了与原来自行车后轮之间的链条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力系统中的固定装置可上下作调节,从而调节所述入水叶轮的入水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力系统中的浮体由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构成;其前后部分制成船体流线型,外层再用光滑的塑料薄层包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力系统中的浮体为可充气的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在水上的动力提供是用脚踏板直接传动。首先要卸下原本车的链条与链轮间的传动,可以消除链条与链轮间的摩擦,完全利用脚蹬踏板带动叶轮旋转,效率大大提高。因为后轮不会有转动,叶轮完全是和脚一起运动的,所以叶轮既可以正传也可以反转,完全取决于脚蹬的转向,从而实现了在水上自行车的前进、后退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为:
(1)不需要传动装置,传动效率大大提高,传动效率可达93%左右。
(2)所提供动力的叶片大部分浸没在水中,多个叶片同时做功,因此产生较大的动力,提高了效率;
设计制作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却能完全实现水上休闲娱乐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入水叶轮、2浮体、3圆盘、4叶片、5工字型构件、6后轮、7固定装置、8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两用自行车,是将普通自行车进行改造,达到在水上骑行游玩的功能。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动力系统、浮力系统和转向系统;动力系统为脚踏板直接带动的、位于两侧的、对称的2只入水叶轮1;浮力系统为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浮体2,该浮体2通过固定装置7连接在自行车的后座以及车龙头的下方;转向系统为在自行车的前轮轴上所安装的一可上下转动的竖直薄片8,当转到下方时,薄片8可浸入水中作为导向片。
动力系统∶采用叶轮叶片式结构的入水叶轮1可绕自行车脚踏板进行同轴转动,从而可以保证脚蹬的对称和协调性。入水叶轮1可利用废旧自行车钢圈成为圆盘3,叶片4采用0.5mm厚的板材制作,组合之后形成作为动力装置的入水叶轮1。行驶时,自行车脚踏板转动带动与自行车脚踏板连接的一个两侧对称的工字型构件5,工字型构件5带动圆盘3上面的叶片4转动,从而带动叶片4打水,产生水上前进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7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