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连续萃取核桃原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4810.2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东;梁瑞峰;李丽红;段平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向东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100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co sub 流体 连续 萃取 核桃 原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桃油的萃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连续萃取核桃原油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Juglans regia L.)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亚油酸62%,亚麻酸9%,油酸20%,是一种有利于人体调节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的功能食品,而且还是功能性油脂EPA、DHA和AA的前体,可用作药品和化妆品的活性成分。
目前,从核桃仁中提取油脂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压榨法、溶剂浸出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但是机械压榨法难以形成榨膛压力,油、粕分离困难,高温使粕饼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再利用价值,油脂中所含营养成分及活性降低,不耐贮藏;溶剂浸出法存在油和粕中有溶剂残留,对人体有害,溶剂易燃易爆等其他生产隐患。采用CO2萃取法能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然后,现有技术中,超临界CO2萃取核桃油采用的工艺是在萃取釜中装填固体核桃仁,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添加(或不添加)夹带剂,使之进入萃取釜,从固体核桃仁中分批萃取核桃油。实践证明,这种工艺萃取效率比较低、生产过程不连续,加上设备造价较高的影响,使得超临界CO2萃取这种先进方法至今未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连续萃取、萃取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连续萃取核桃原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连续萃取核桃原油装置,包括通过管道分别与萃取釜连接的CO2超临界流体装置、核桃油装置、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CO2超临界流体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CO2钢瓶、过滤器、CO2流量计、冷箱、贮罐、CO2高压泵、混合器、净化器、萃取釜;核桃油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真空过滤箱、储液罐、高压活塞容器、萃取釜;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与萃取釜依次连接的分离釜I、分离釜II。
进一步地,所述的CO2超临界流体装置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携带剂容器、流量计、高压泵,高压泵与混合器连接。
所述的高压活塞容器通过高压泵连接储水箱。
使用时,将CO2气体过滤、液化、预热净化后进入萃取釜,成为CO2超临界流体;当CO2流量稳定后,将核桃原油装入真空过滤箱,过滤后存入储液罐,然后送入萃取釜中,被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获得萃取液;萃取液进入分离釜中,被分离出来, CO2循环使用,核桃油检测入库。萃取压力25~28MPa,萃取温度33~36℃,CO2流量180~250L/h;优选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36℃,CO2流量242L/h,此时萃取效率为0.887517。
1、单因素适宜值的确定
(1)萃取压力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在萃取温度35℃、CO2流量250L/h的条件下,控制萃取压力分别为15Mpa、18Mpa、21Mpa、24Mpa、27Mpa、30Mpa,进行萃取。萃取压力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萃取压力达到24Mpa之前,萃取效率随着压力加大而增高,当压力超过24Mpa时,萃取效率的增长趋于平缓。
(2)萃取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在萃取压力25Mpa、CO2流量250L/h的条件下,控制萃取温度分别为25℃、30℃、35℃、40℃、45℃、50℃,进行萃取。萃取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在萃取温度达到35℃之前,萃取效率随着压力加大而增高;当压力超过35℃以后,萃取效率的增长出现缓慢下降;当温度超过45℃以后,萃取效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3)萃取流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向东,未经王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4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蜡型汽车上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油耐热改性聚氨酯涂料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