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控制器用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3780.3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吉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林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4 | 分类号: | H02M3/04;H02M3/06;H02M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控制 器用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具有环保节能,价格合适,无噪声,便利等特点,因此,电动自行车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与此同时,消费者和商家对整车的质量及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整车四大件之一的控制器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主流电动车控制器的电源电路大多存在以下缺陷:
1、蓄电池工作电压的变化范围比较大,发热问题难于避免,但对于像电动自行车这种携带能源极其有限的交通工具,则必须考虑其发热问题。
2、现有电源电路的通用性没有解决。电源电路必须是一一对应匹配并且至少是在数值上是有区别的,而这涉及到许多管理问题和工艺问题以及采购成本问题,通用性差。
3、现有控制器电源电路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用电源电路,它结构简单科学,对电压的适应范围较宽,并且能够解决电源电路的发热问题、通用性差的问题,且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电阻-第十七电阻R1-R17、第一电容-第六电容C1-C6、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1-V2、稳压管U1和放大器U2,电动车电源负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依次串联,且第三电阻R3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稳压管U1的1脚、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互并联的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相互并联的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分别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2的1脚、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放大器U2的4脚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5V电源、放大器U2的8脚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2的3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且接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2的2脚、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稳压管U1的1脚与3脚之间并联有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且稳压管U1的1脚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稳压管U1的2脚均接地,稳压管U1的3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对电压的适应范围较宽,并且能够解决电源电路的发热问题、通用性差的问题,且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林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林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3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发电机稳压器
- 下一篇:非反极性Buck-Boost变换器组合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