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旋压工艺成形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3199.1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锋;傅凯;徐恒秋;王世显;张锐;张克;袁建霞;闫振娣;周玉杰;曹建松;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4 | 分类号: | B62D55/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5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工艺 成形 装甲 车辆 专用 负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旋压工艺成形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
背景技术
负重轮是高速履带车辆行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一台车中基数较大,也是车辆减重的重要部件。目前,常用的负重轮多为采用重力铸造、低压铸造、液态模锻、液压机上热模锻成形和半固态成形等工艺方法,都是整体铸造或锻造成型,受成形工艺方法的成形条件制约,无法避免因拔模而产生的材料冗余。导致现有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存在重量大、加工量大,以及负重轮轮辐成型制造能耗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存在重量大、加工量大,以及负重轮轮辐成型制造能耗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采用旋压工艺成形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旋压工艺成形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包括两个单片轮辐总成,两个单片轮辐总成的安装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每个单片轮辐总成均包括橡胶轮缘、轮辐和耐磨圈,所述轮辐采用旋压工艺的方法成形,轮辐上设有凸筋,轮辐的外侧边缘设有翻边加强筋,轮辐和耐磨圈依次连接,橡胶轮缘整体硫化在轮辐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轮辐采用旋压工艺成形,旋压工艺成形时通过等温控制技术、多套模具优配采用普旋、强旋和反旋技术的合理融合,旋压出等壁厚、曲线成形、带有加强凸筋及翻边支撑筋的负重轮,有效的避免了常规锻造或铸造工艺方法成形时,因拔模而产生的材料冗余。2.本实用新型采用旋压工艺成形的轮辐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性能可靠稳定。3.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噪音低,效率高,加工量小,制造能耗低。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图2是单片轮辐总成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采用旋压工艺成形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包括两个单片轮辐总成1,两个单片轮辐总成1的安装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每个单片轮辐总成1均包括橡胶轮缘2、轮辐3和耐磨圈4,所述轮辐3采用旋压工艺的方法成形,轮辐3上设有凸筋5,轮辐3的外侧边缘设有翻边加强筋6,轮辐3和耐磨圈4依次连接,橡胶轮缘2整体硫化在轮辐3上。
本实施方式的轮辐3采用旋压工艺的方法成形,能够承载大部分受力,其凸筋和外侧翻边起加强作用,在其上硫化橡胶轮缘来辅助受力。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装甲车辆专用负重轮还包括多个螺母7、多个螺栓8和多个弹簧垫圈9,轮辐3和耐磨圈4之间通过多个螺母7和多个螺栓8固接,且每个螺母7和每个螺栓8之间设有一个弹簧垫圈9。如此设置,便于拆卸和维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轮辐内支撑板加工八个固定耐磨圈通孔,耐磨圈通过螺母,弹簧垫圈,螺栓固定到旋压轮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3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统骑和斜躺骑两用自行车
- 下一篇:履带轮式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