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罗纹编织功能的单针筒电脑袜机沉降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0672.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丁孝君;孙顺根;宗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6 | 分类号: | D04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罗纹 编织 功能 针筒 电脑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针筒电脑袜机上的沉降片。
背景技术
在普通单针筒电脑袜机上,一般只能编织平纹、集圈、提花组织,罗纹组织必须在双针筒上进行编织。一般毛圈织物编织采用单沉降片结构,其编织方法与添纱组织相似,由地纱和毛圈纱构成,地纱垫入位置较低,毛圈纱垫入位置较高,地纱在沉降片片颚上进行成圈,形成平针地组织,毛圈纱在沉降片片鼻上进行弯纱,形成毛圈的拉长沉降弧,沉降片片鼻的高度决定毛圈的高度,即片鼻上沿至片颚上沿的垂直距离,改变毛圈的高度,则需更换不同片鼻高度的毛圈沉降片,因而操作麻烦。采用双沉降片方式的毛圈编织方法,在每个片槽中插入脱圈沉降片和握持毛圈沉降片,脱圈沉降片作用于地组织的线圈圈弧部位,起辅助成圈作用;握持毛圈沉降片作用于毛圈的圈弧部位,起到形成毛圈的作用,但只能编织单面毛圈组织,而且在毛圈袜编织过程中,沉降片片踵与作用三角接触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应力,对纱线的成圈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形成织物疵点,同时沉降片受到碰撞与冲击作用,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运动冲击小的具有罗纹编织功能的单针筒电脑袜机沉降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沉降片,所述沉降片由片踵部、连接引导部、毛圈编织部组成,所述沉降片的数量为两片,由正面毛圈沉降片与反面毛圈沉降片相互叠置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正面毛圈沉降片中的毛圈编织部包括片鼻、片喉,所述片鼻与片喉之间设有过渡曲线。
作为优选,所述正面毛圈沉降片与反面毛圈沉降片的片踵部前端与连接引导部后端之间设有过渡曲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与有益效果:
1、操作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面毛圈沉降片组合结构,无需更换沉降片即能实现罗纹编织功能,因而操作非常方便。
2、运动冲击小。由于本实用新型正面毛圈沉降片与反面毛圈沉降片的片踵部前端与连接引导部后端之间设有过渡曲线,当三角作用于片踵部时,使三角作用在片踵上的应力得到缓冲,有效降低振动频率;同时减少片身与片槽的接触面积,降低片槽对片身的摩擦力,提高抗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正面毛圈沉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反面毛圈沉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沉降片,沉降片的数量为两片,由正面毛圈沉降片1与反面毛圈沉降片2相互叠置而成,正面毛圈沉降片1由片踵部11、连接引导部12、毛圈编织部13组成,反面毛圈沉降片2由片踵部21、连接引导部22、毛圈编织部23组成,正面毛圈沉降片1中的毛圈编织部13包括片鼻15、片喉16,片鼻15与片喉16之间设有过渡曲线17;正面毛圈沉降片1的片踵部11前端与连接引导部12后端之间设有过渡曲线18;反面毛圈沉降片2的片踵部21前端与连接引导部22后端之间设有过渡曲线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0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修补机石料喷射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粘盒机输送装置